镇江吴志辉(镇江雷志强) - 廖盛坪财富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大全 > 正文

镇江吴志辉(镇江雷志强)

今天给各位分享镇江雷志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镇江吴志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做好海绵城市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被水泥硬化的“铁壳城市”,将逐渐变得可自由呼吸、自然吐纳。让城市生态水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告别“逢雨看海”的尬尴。佘年说,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他给记者打了个比喻,“这就像高速公路,车流一多,就塞车。雨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江苏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讲,江苏每年降雨量大概1100毫米,70%-85%要求被蓄滞,而不能被排出。今后规划上将对此加以控制,地块出让时径流量、透水路面等都将作为要件写进去,开发前后地块排水量须持平。如此一来,既不增加市政管道的压力,也会达到滞留洪峰的效果,还可避免马路的“开膛破肚”。

何伶俊说,建设海绵城市,将对传统观念带来冲击和挑战。以往城市排水,靠的是管渠、泵站等设施,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记者了解到,现在全国很多城市跃跃欲试,都在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城市。但真正建设好海绵城市,并非易事。

雨水都去哪了?揭秘“城市样本”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镇江已经进行了先行先试。5日,记者跟随专家组来到镇江市金山湖路。道路两旁,不见传统雨水管道,没有分隔绿化带,取而代之的,是3.5米宽、0.2-0.3米深的植草沟和植被组成的自然排水系统。

镇江排水管理处处长胡坚告诉记者,看似普通,实则植草沟下暗藏玄机,路面下,采用了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罐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胡坚说,雨水会通过路牙开口进入植草沟,下渗进入透水盲管,然后通过雨水过街管排入河道水系,超渗雨水通过雨水花园内的溢流井进入雨水管然后排入河道水系。排水、蓄水、净化,既排涝,又排污,一举多得。

图为镇江的下凹式景观公园

镇江此类“巧招”着实不少。周湾路人行道、江二社区都在改造中。而在观塘路,记者看到,此处景观公园是“塌陷”的下凹式,不像与道路平行或高于地面的普通公园,“它不仅仅是公园,还是应付超标暴雨区域防涝蓄洪和行洪设施,调蓄能力60万立方米。”。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分院院长赵江告诉记者,“它们可不能小瞧,透水材料、孔洞、凹陷的‘雨水花园’都能起到收集、净化雨水的作用。而去年几次大雨,我们现场考察,没发现任何积存。”雨水最终去哪儿了?赵江说,一部分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一部分在“海绵体”饱和后依然排到水体,但经过层层渗透,水量减少、水质也得到净化。镇江市副市长雷志强说,目前,镇江因地制宜已做成十几公里生态道路。新路都按上述标准建造,对老路则进行改造。建生态道路比起原来的扩建管廊,投资节约30%—60%。到2017年底,镇江22平方公里试点区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

来自美国的景观建筑师协会执行董事肖恩?奥马利,给记者讲述了另一个鲜活案例。2009年,他曾在中国主持过顺德水乡改造项目,他认为公司能中标主要原因是“尊重现状,挖掘当地特色文化”。顺德是岭南著名水乡,水网密布,肖恩提供的方案是恢复顺德原来的河道水网,恢复它原来的生命力,水网打通后,不仅可以蓄水防洪,水网相连,恢复过往的生态、岭南水乡特色。项目建成后,市民都高兴地说:“岭南文化又回来了!”谨防“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海绵城市”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美国加州注册景观设计师,旧金山美院教授张志维告诉记者,美国花了近25年时间,投资20亿美元,在一步一步慢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个景观”。佘年担心国内很多城市做“海绵城市”时,陷入误区。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郑潇在中国宁波、顺德做过多个项目,她告诉记者,“实际上,建设海绵城市,渗透在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院长赵江也有同感,他在论坛主讲时说,镇江做海绵城市,几乎没有大体量工程,有的都是细微之处的变化。“打造海绵城市,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而是与传统相结合,对现有资源重新调整。”

郑潇感触地说,“中国城市发展速度太快,一些地方丢了很多原有的文化特色,太可惜!我们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一个地方的‘魂’”。

让蓝图变成真正的美景,还要靠落实。郑潇经手多个中国项目,最大遗憾是“前期规划设计都很好,但落到实处,施工过程,却因造价、施工单位而被‘腰斩’”,在她看来,想要将完美的海绵城市打造出来,还需要严格的监管,不留遗憾。肖恩?奥马利说,海绵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不仅仅是防涝排洪工程,还要增加城市的趣味性,让市民参与进来,给市民提供休闲新场所。

上世纪九十年代,肖恩曾主持过美国休斯顿“海绵城市”项目。他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改造后的河道:两岸绿树依依,房屋林立,金发碧眼的姑娘在跑步,小孩子在玩耍,河渠里,床岸铺满了绿色的花草。谁能想到,项目改造前,“这里根本没人来,除了排污水,基本是废弃的。”

该项目位于休斯顿三角洲地带,每年都饱受洪水之苦,休斯顿政府起初的设想,也是“简单”:将近500公里河道拓宽两倍。但肖恩所在的SWA设计师说,“不要拓宽,而是尊重它本来的样子。”

“改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市中心开始改造,一路往郊区,近500公里河道由废变宝。沟渠由直变弯,减轻河流压力,河道两岸打造成了四季风景线。而河底种上净化植物,将河床变软,不仅吸水、美观,还减少污染问题。

“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来做,当然能做到防洪、收集雨水功能做到,但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很难开发出来,这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工程。”佘年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其实更需要“中医方法”,需要多部门协调,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综合考虑,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记者发稿前获悉,与会的中、美、英、德等国500余专家,通过了《海绵城市工程技术实践镇江宣言》,达成包括加快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由灰色方案向绿色方案转型、加快实施城乡生态修复等六条共识。记者相信,强有力推进,未来的城市会像海绵一样“会呼吸”,真正建一座人与山水湖林相融的生态园。

镇江吴志辉(镇江雷志强)  第1张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被水泥硬化的“铁壳城市”,将逐渐变得可自由呼吸、自然吐纳。让城市生态水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告别“逢雨看海”的尬尴。佘年说,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他给记者打了个比喻,“这就像高速公路,车流一多,就塞车。雨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江苏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讲,江苏每年降雨量大概1100毫米,70%-85%要求被蓄滞,而不能被排出。今后规划上将对此加以控制,地块出让时径流量、透水路面等都将作为要件写进去,开发前后地块排水量须持平。如此一来,既不增加市政管道的压力,也会达到滞留洪峰的效果,还可避免马路的“开膛破肚”。

何伶俊说,建设海绵城市,将对传统观念带来冲击和挑战。以往城市排水,靠的是管渠、泵站等设施,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记者了解到,现在全国很多城市跃跃欲试,都在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城市。但真正建设好海绵城市,并非易事。

雨水都去哪了?揭秘“城市样本”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镇江已经进行了先行先试。5日,记者跟随专家组来到镇江市金山湖路。道路两旁,不见传统雨水管道,没有分隔绿化带,取而代之的,是3.5米宽、0.2-0.3米深的植草沟和植被组成的自然排水系统。

镇江排水管理处处长胡坚告诉记者,看似普通,实则植草沟下暗藏玄机,路面下,采用了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罐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胡坚说,雨水会通过路牙开口进入植草沟,下渗进入透水盲管,然后通过雨水过街管排入河道水系,超渗雨水通过雨水花园内的溢流井进入雨水管然后排入河道水系。排水、蓄水、净化,既排涝,又排污,一举多得。

图为镇江的下凹式景观公园

镇江此类“巧招”着实不少。周湾路人行道、江二社区都在改造中。而在观塘路,记者看到,此处景观公园是“塌陷”的下凹式,不像与道路平行或高于地面的普通公园,“它不仅仅是公园,还是应付超标暴雨区域防涝蓄洪和行洪设施,调蓄能力60万立方米。”。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分院院长赵江告诉记者,“它们可不能小瞧,透水材料、孔洞、凹陷的‘雨水花园’都能起到收集、净化雨水的作用。而去年几次大雨,我们现场考察,没发现任何积存。”雨水最终去哪儿了?赵江说,一部分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一部分在“海绵体”饱和后依然排到水体,但经过层层渗透,水量减少、水质也得到净化。镇江市副市长雷志强说,目前,镇江因地制宜已做成十几公里生态道路。新路都按上述标准建造,对老路则进行改造。建生态道路比起原来的扩建管廊,投资节约30%—60%。到2017年底,镇江22平方公里试点区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

来自美国的景观建筑师协会执行董事肖恩?奥马利,给记者讲述了另一个鲜活案例。2009年,他曾在中国主持过顺德水乡改造项目,他认为公司能中标主要原因是“尊重现状,挖掘当地特色文化”。顺德是岭南著名水乡,水网密布,肖恩提供的方案是恢复顺德原来的河道水网,恢复它原来的生命力,水网打通后,不仅可以蓄水防洪,水网相连,恢复过往的生态、岭南水乡特色。项目建成后,市民都高兴地说:“岭南文化又回来了!”谨防“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海绵城市”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美国加州注册景观设计师,旧金山美院教授张志维告诉记者,美国花了近25年时间,投资20亿美元,在一步一步慢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个景观”。佘年担心国内很多城市做“海绵城市”时,陷入误区。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郑潇在中国宁波、顺德做过多个项目,她告诉记者,“实际上,建设海绵城市,渗透在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院长赵江也有同感,他在论坛主讲时说,镇江做海绵城市,几乎没有大体量工程,有的都是细微之处的变化。“打造海绵城市,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而是与传统相结合,对现有资源重新调整。”

郑潇感触地说,“中国城市发展速度太快,一些地方丢了很多原有的文化特色,太可惜!我们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一个地方的‘魂’”。

让蓝图变成真正的美景,还要靠落实。郑潇经手多个中国项目,最大遗憾是“前期规划设计都很好,但落到实处,施工过程,却因造价、施工单位而被‘腰斩’”,在她看来,想要将完美的海绵城市打造出来,还需要严格的监管,不留遗憾。肖恩?奥马利说,海绵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不仅仅是防涝排洪工程,还要增加城市的趣味性,让市民参与进来,给市民提供休闲新场所。

上世纪九十年代,肖恩曾主持过美国休斯顿“海绵城市”项目。他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改造后的河道:两岸绿树依依,房屋林立,金发碧眼的姑娘在跑步,小孩子在玩耍,河渠里,床岸铺满了绿色的花草。谁能想到,项目改造前,“这里根本没人来,除了排污水,基本是废弃的。”

该项目位于休斯顿三角洲地带,每年都饱受洪水之苦,休斯顿政府起初的设想,也是“简单”:将近500公里河道拓宽两倍。但肖恩所在的SWA设计师说,“不要拓宽,而是尊重它本来的样子。”

“改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市中心开始改造,一路往郊区,近500公里河道由废变宝。沟渠由直变弯,减轻河流压力,河道两岸打造成了四季风景线。而河底种上净化植物,将河床变软,不仅吸水、美观,还减少污染问题。

“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来做,当然能做到防洪、收集雨水功能做到,但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很难开发出来,这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工程。”佘年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其实更需要“中医方法”,需要多部门协调,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综合考虑,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记者发稿前获悉,与会的中、美、英、德等国500余专家,通过了《海绵城市工程技术实践镇江宣言》,达成包括加快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由灰色方案向绿色方案转型、加快实施城乡生态修复等六条共识。记者相信,强有力推进,未来的城市会像海绵一样“会呼吸”,真正建一座人与山水湖林相融的生态园。

镇江市人民政府的领导简历

朱晓明,女,祖籍镇江,出生地南京,1960年10月生,1982年3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入党,党校研究生学历。

1982年3月南京工学院南京市专科班环境保护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南京大同被单厂工作,1986年12月调省计经委工作,先后任规划处(国土处)科员、副科长、科长,1995年2月任省计经委规划处(国土处)副处长,1999年4月兼任省徐连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1999年12月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处(国土处)处长(其间: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4年11月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9年12月兼任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9月任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0年11月不再担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2年2月任中共镇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12年6月任中共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洪水,男,1958年7月出生,江苏丹阳人,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79年2月入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2013年6月,任中共镇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法制、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资监管、国土资源管理、统计、税务、金融、保险、证券方面工作。分管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金融办、应急办、驻外办事处)、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档案局、行政服务中心、发展和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统计局、国资委、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镇江农商行。联系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镇江银监分局、市各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市史志办、市接待办、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 李卫平,男,1962年2月出生,江苏扬中人,汉族,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2012年5月任镇江市副市长。 分管商务、外事、对台事务、侨务、旅游方面工作。分管市商务局(贸促会)、外事办(港澳事务办)、侨办、旅游局。联系市台办、台联、侨联、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镇江海关、镇江边防检查站。

2014年2月25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江苏省镇江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卫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2014年5月21日,省检察院依法对镇江市副市长李卫平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王常生,男,汉族,1959年9月生,江苏扬州人,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2010年10月任镇江市副市长。

分管工业、信息化、邮电通讯、民营经济、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口岸、港务方面工作。分管市经信委、安全生产监督局、交通运输局、口港局。联系市工商联、镇江海事局、镇江邮政局、镇江供电公司、镇江烟草公司、镇江盐业公司、镇江石油公司、江苏电信镇江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镇江分公司、中国联通镇江分公司、长江南京航道局镇江航道处、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长江航运公安局镇江分局、镇江外轮代理公司、镇江火车站。

胡宗元,男,汉族,江苏武进人,1963年7月生,1986年8月入党,硕士研究生学历。 2012年6月任镇江市政府副市长。

分管卫生、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产品质量监督、工商管理、物价方面工作。分管市卫生局(血防办)、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物价局。联系镇江工商局、镇江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红十字会。

雷志强,男,江苏丹徒人,汉族,1967年2月出生,1984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学习,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2012年6月,任镇江市副市长。 分管住房和城乡建设、城管、园林、地震、民防方面工作。分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园林局(南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地震局、民防局(人防办)、拆迁办(房屋征收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协助分管市规划局。

曹丽虹,女,祖籍句容,汉族,1971年出生,1993年7月苏州大学法学院毕业,199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2012年6月,任镇江市副市长。

分管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人口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方面工作。分管市教育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体育局、人口和计生委。联系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文联、社科联、驻镇高校。

李世收,男,1964年2月生,汉族,山东安丘人,民进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2013年1月任镇江市副市长。

分管科技和知识产权方面工作,分管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联系镇江高新区、市科协。

我在镇江一工地干活工地结束了但没拿到钱,公司在上海,该找哪里劳动局

镇江市的劳动部门。

镇江14部门将联手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

12月25日,市政府召开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工作会议,专题部署我市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保障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领导作出专门批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洪水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副市长雷志强主持会议。

受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企业和建筑工程领域欠薪问题突出。今年,全市共查处欠薪案件1236起,涉及职工2.07万人,追缴拖欠工资9201万元。40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抓获逃匿犯罪嫌疑人26人,有力打击了恶意欠薪行为。针对当前欠薪案件高发态势,为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和农民工工资及时兑付问题,让农民工兄弟能够度过一个幸福欢乐的春节,缓解因工资拖欠引发的社会矛盾,市政府决定推动14个部门联动、综合施策,合力打响打好一场预防解决欠薪问题的“攻坚战”。

会议指出,工资收入是农民工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保障农民工拿到合理的劳动报酬关乎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市50多万农民工分布在全市建筑、交通建设、矿山、生产制造、城市卫生、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为全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以建筑、交通、水利、加工制造和餐饮服务为重点行业,以施工工地、开发区、工作园为重点区域,以欠费企业、租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为重点单位,加强监控和排查;要按照“谁用工、谁负责”、“总承包、总负责”、“谁欠薪、谁偿还”、“谁出资、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资支付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群体性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信息直报和重大案件联办制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要对恶性欠薪案件实施从重从快处理,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出重拳、下猛药,形成高压打击态势。

会上,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人社、住建、公安等14个部门《关于建立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联席会议的通知》,明确了各地、各部门的属地管理职责。市政府还成立了联合督查组,近期将组织赴部分地区和行业进行重点督查。

《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对职工工资支付直接负责。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建设工程的职工工资支付负责,总承包企业所承接的工程发生欠薪事件的,由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职工工资,严禁将职工工资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拖欠工程款而发生欠薪事件的由建设方负责,建设方未按规定支付工程款的,由建设单位先行垫付职工工资。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出资人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负责定期巡查企业工资发放情况,依法督促欠薪企业及时上报欠薪情况,对连续欠薪两个月或累计欠薪三个月以上的企业落实负责人跟踪督查。建设工程领域企业违反工资支付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关部门限制其市场准入。发生群体性欠薪问题,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交涉,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可向同级人社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各地要设立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落实不少于200万元的资金,切实解决企业欠薪造成职工临时生活困难。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对用人单位破产、撤销或者解散的,优先安排偿还所欠的劳动者工资、社会保险费和经济补偿金;对不及时支付工资造成劳动者生活困难的,先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持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人社、住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建立快速通道,对经营者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从重从严从快查处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被水泥硬化的“铁壳城市”,将逐渐变得可自由呼吸、自然吐纳。让城市生态水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告别“逢雨看海”的尬尴。佘年说,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他给记者打了个比喻,“这就像高速公路,车流一多,就塞车。雨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江苏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讲,江苏每年降雨量大概1100毫米,70%-85%要求被蓄滞,而不能被排出。今后规划上将对此加以控制,地块出让时径流量、透水路面等都将作为要件写进去,开发前后地块排水量须持平。如此一来,既不增加市政管道的压力,也会达到滞留洪峰的效果,还可避免马路的“开膛破肚”。

何伶俊说,建设海绵城市,将对传统观念带来冲击和挑战。以往城市排水,靠的是管渠、泵站等设施,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记者了解到,现在全国很多城市跃跃欲试,都在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城市。但真正建设好海绵城市,并非易事。

雨水都去哪了?揭秘“城市样本”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镇江已经进行了先行先试。5日,记者跟随专家组来到镇江市金山湖路。道路两旁,不见传统雨水管道,没有分隔绿化带,取而代之的,是3.5米宽、0.2-0.3米深的植草沟和植被组成的自然排水系统。

镇江排水管理处处长胡坚告诉记者,看似普通,实则植草沟下暗藏玄机,路面下,采用了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罐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胡坚说,雨水会通过路牙开口进入植草沟,下渗进入透水盲管,然后通过雨水过街管排入河道水系,超渗雨水通过雨水花园内的溢流井进入雨水管然后排入河道水系。排水、蓄水、净化,既排涝,又排污,一举多得。

图为镇江的下凹式景观公园

镇江此类“巧招”着实不少。周湾路人行道、江二社区都在改造中。而在观塘路,记者看到,此处景观公园是“塌陷”的下凹式,不像与道路平行或高于地面的普通公园,“它不仅仅是公园,还是应付超标暴雨区域防涝蓄洪和行洪设施,调蓄能力60万立方米。”。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分院院长赵江告诉记者,“它们可不能小瞧,透水材料、孔洞、凹陷的‘雨水花园’都能起到收集、净化雨水的作用。而去年几次大雨,我们现场考察,没发现任何积存。”雨水最终去哪儿了?赵江说,一部分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一部分在“海绵体”饱和后依然排到水体,但经过层层渗透,水量减少、水质也得到净化。镇江市副市长雷志强说,目前,镇江因地制宜已做成十几公里生态道路。新路都按上述标准建造,对老路则进行改造。建生态道路比起原来的扩建管廊,投资节约30%—60%。到2017年底,镇江22平方公里试点区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

来自美国的景观建筑师协会执行董事肖恩?奥马利,给记者讲述了另一个鲜活案例。2009年,他曾在中国主持过顺德水乡改造项目,他认为公司能中标主要原因是“尊重现状,挖掘当地特色文化”。顺德是岭南著名水乡,水网密布,肖恩提供的方案是恢复顺德原来的河道水网,恢复它原来的生命力,水网打通后,不仅可以蓄水防洪,水网相连,恢复过往的生态、岭南水乡特色。项目建成后,市民都高兴地说:“岭南文化又回来了!”谨防“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海绵城市”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美国加州注册景观设计师,旧金山美院教授张志维告诉记者,美国花了近25年时间,投资20亿美元,在一步一步慢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个景观”。佘年担心国内很多城市做“海绵城市”时,陷入误区。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郑潇在中国宁波、顺德做过多个项目,她告诉记者,“实际上,建设海绵城市,渗透在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院长赵江也有同感,他在论坛主讲时说,镇江做海绵城市,几乎没有大体量工程,有的都是细微之处的变化。“打造海绵城市,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而是与传统相结合,对现有资源重新调整。”

郑潇感触地说,“中国城市发展速度太快,一些地方丢了很多原有的文化特色,太可惜!我们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一个地方的‘魂’”。

让蓝图变成真正的美景,还要靠落实。郑潇经手多个中国项目,最大遗憾是“前期规划设计都很好,但落到实处,施工过程,却因造价、施工单位而被‘腰斩’”,在她看来,想要将完美的海绵城市打造出来,还需要严格的监管,不留遗憾。肖恩?奥马利说,海绵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不仅仅是防涝排洪工程,还要增加城市的趣味性,让市民参与进来,给市民提供休闲新场所。

上世纪九十年代,肖恩曾主持过美国休斯顿“海绵城市”项目。他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改造后的河道:两岸绿树依依,房屋林立,金发碧眼的姑娘在跑步,小孩子在玩耍,河渠里,床岸铺满了绿色的花草。谁能想到,项目改造前,“这里根本没人来,除了排污水,基本是废弃的。”

该项目位于休斯顿三角洲地带,每年都饱受洪水之苦,休斯顿政府起初的设想,也是“简单”:将近500公里河道拓宽两倍。但肖恩所在的SWA设计师说,“不要拓宽,而是尊重它本来的样子。”

“改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市中心开始改造,一路往郊区,近500公里河道由废变宝。沟渠由直变弯,减轻河流压力,河道两岸打造成了四季风景线。而河底种上净化植物,将河床变软,不仅吸水、美观,还减少污染问题。

“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来做,当然能做到防洪、收集雨水功能做到,但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很难开发出来,这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工程。”佘年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其实更需要“中医方法”,需要多部门协调,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综合考虑,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记者发稿前获悉,与会的中、美、英、德等国500余专家,通过了《海绵城市工程技术实践镇江宣言》,达成包括加快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由灰色方案向绿色方案转型、加快实施城乡生态修复等六条共识。记者相信,强有力推进,未来的城市会像海绵一样“会呼吸”,真正建一座人与山水湖林相融的生态园。

关于镇江雷志强和镇江吴志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