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枯鉴全文阅读(枯荣鉴) - 廖盛坪财富
当前位置:首页 > 股吧 > 正文

荣枯鉴全文阅读(枯荣鉴)

  • 股吧
  • 2022-09-23
  • 50
  • 更新:2022-09-23 19:55:0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枯荣鉴,以及荣枯鉴全文阅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荣枯鉴》,这本书有人看过吗?里面写的什么事?

《荣枯鉴》作者五代宰相冯道。冯道出生于一般人家,醇厚好学善属文。他的一生经历了五朝、八姓、十一帝。

《荣枯鉴》主要写了为人处世之道。

荣枯鉴全文阅读(枯荣鉴)  第1张

《荣枯鉴:千年不二之异书——叁壹》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荣枯鉴:千年不二之异书——lt;古学今用gt;叁壹》(冯道)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9nra

书名:《荣枯鉴:千年不二之异书——lt;古学今用gt;叁壹》

作者:冯道

译者:赵俊波

出版社:海鸽文化出版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07/7/1

页数:

内容简介:曾国藩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千年不二之异书也。」

小人不是「惹不起」、不是「躲不掉」,小人并非不可战胜,小人的罩门是有迹可循、可以破解的,只有瞭解小人,才可以战胜小人;洞悉其奸,才能防范在先,这是《荣枯鉴》给我们的启发。

作者简介:冯道

(882年 ~ 954年),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河间市)人,自号「长乐老」,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卒於後周显德元年(954),享年七十三岁。曾经侍奉五朝(後唐、後晋、後汉、後周、契丹)、八姓、十三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官二十多年,是中国官场历史上的一个另类传奇。

千古奇书《荣枯鉴》,教你慧眼识小人,防范小人,最终战胜小人!

《荣枯鉴》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

圆通 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l 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化都有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

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l 道理的阻碍与通畅,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心这些。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l 珍惜名誉的人反而最容易损害他的名誉,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得以保全他的身体;名誉和利益本身并没有坏处,追逐这些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有过错的是因为人获得后目的不同。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l 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足以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l 名誉都是虚的,利益能诱惑人,但都是人难以抗拒的。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l 荣华富贵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身败落魄的人必定是小人;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没有多少,成为小人可能有很多,不要与很多人成为仇敌。

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l 名誉可以导致行事时是困难的或简单的,思想境界可以导致命运是困难的或容易的,一般人不会加害于君子,为什么会去加害于小人呢?

闻达 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

l 为官不是以善恶作为标准,升迁不用谈论其忠奸的大小;能取悦上层领导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层百姓着想的人则困难重重。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l 君子使下层百姓喜悦,上层领导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名誉;小人喜欢取悦上层领导,对下层百姓的邪恶不会惩罚。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l 下层百姓以正直为品德高尚,上层领导常以谄媚、顺应当做忠诚;正直的人不懂得去阿谀奉承,上层领导就会怀疑其忠诚;阿谀奉承的人无法保持正直的品质,下层百姓就会抛弃他。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l 上层领导的怀疑是灾祸的根由,下层百姓的遗弃会毁坏名誉,荣华富贵的人都难免被称呼为小人,就是因为要巩固实际利益而舍去好的名誉。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l 富裕与尊贵的产生是有普遍的规律,它的方法就是以实际需要为主;灾祸与福禄并非是命中注定的,它的关键是否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l 以实际需要为主就不会受虚名所束缚,观察判断不以奸诈的行为作为耻辱的标准;既没有羁绊又没有耻辱,这是能够荣华富贵的内在含义。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l 想追求名誉的人就不要去当官,好职位不可能有好名声;想升官的人就不要考虑名誉,道德高尚不可能会荣华富贵(矛与盾的关系)。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l 君子谈论的是思想境界,小人攻击的是思想境界,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

解厄 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l 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则祸患会很强烈的。为国家操劳的人有可能失去身家性命,为自己操劳的人有可能安身立命。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l 灾祸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然而有些灾祸是自找的;灾祸是每个人都讨厌,然而每个人都难免碰上。

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l 君子不会去做坏事,但祸患却接连不断;小人不贤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却不会停止。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l 让上层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做小人就很难做到;但与下层百姓不结怨恨,不是君子就不用谈论。

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l 上层领导有麻烦时,不用辩护自己承担罪责的人才可以保全;下层百姓出了事故可能会追究责任时,抢先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可以免去责任。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l 君子不爱拉帮结伙,遇到灾祸而愿意帮助的人非常少。小人善于结交朋友,获取利益时则不乏尽全力帮助的人。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l 道和义缺失却没有什么惩罚,遇到灾祸时没有解决的方法就必然受困,君子却没有能力改变,而有的小人却可能被谅解。

交结 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l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拒绝贤能的人,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疏远坏人,善与恶两种人都要用。

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l 顺应自己的人作为朋友,反对自己的人当成敌人,朋友和敌人都是常常互相转化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

l 以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人尊贵,以轻贱的心态去估息邪恶的人下贱;尊贵的人不知自己应尊贵,贫贱的人不愿自己被轻视,贵和贱就可能互相转换了。

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l 尊贵的人不会轻视别人,潦倒的人学不会尊重别人,贵和贱的身份有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

l 有的人总希望别人愚蠢而自己聪明,展示在众人面前是很愚笨的,这样的人具有非同小可的谋略;有的人忌妒别人聪明而自己愚蠢,才智也没有能力深深隐藏,这样的人将祸患无穷。

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l 聪明的人不会接触愚蠢的人,与愚蠢的人接触不会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跟别人结下怨恨,结仇的人不会因为你有智慧就怕你。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l 道德高尚的人用仁义去交往,只是忧虑自己的仁义达不到尽善尽美。小人喜欢耍阴谋诡计去交往,只是担心阴谋诡计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君子没办法胜过小人,吃亏的原因就在于这个。

节仪 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l 对外表现出如君子般仁义道德而内心则是耍阴谋诡计的小人的想法,这是真正的小人;对外表现出如小人般有心计而内心却如君子般高风亮节的人,才配称为真君子。

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l 道德高尚的人不居功自傲、炫耀自己。重仁义的人忽视了因此可能面对的伤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l 有的人仰慕君子(的道德高尚),行为处事时却按小人的方式,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有的人口口声声说憎恶小人,实际行为处事时忘记了以仁义为准则,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且获利很少,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且获利丰厚,因此众人都想成为小人。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l 社会地位越高则气节越低(保住地位),有的人越贫贱则越顾不上道义(要生存)。

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l 君子最不能忍受污辱他的意志,小人最不能忍受是损坏他的身体;君子在乱世中避开隐居,小人却因此在朝廷中弄权。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l 气节抵挡不住金钱,人贫困时难以成为君子;道义抵挡不住性命,形势危险时难以拒绝成为小人。

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l 不害怕别人的言论,只顾计算利益与伤害的多少。这并非是具备气节和道义的途径,然而却是能够生存的途径。

明鉴 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l 福运到来不能够察觉就不算是福气,灾祸来临前不预防就肯定成为祸害;福与祸能先预测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平安处理完。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l 施加极小的诚信则大阴谋可以得逞,多注意细节则大决策就能谋划决定。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l 行事不可以做到绝境(要留后路),言语不能完全说明白,即使对至亲好友也要戒备。

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l 假装畏惧而实际要忍受着,对外表现恭敬而内心在忌恨着,既使是奸邪的人也会被迷惑。

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si)变则存矣

l 知道戒惧谨慎的人接近了福运,能够迷惑别人的人就能够远离祸患,随时应对事物的改变则能长久生存下去。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l 交往的人必须是对你有用的,这样可以使利益长久;上天的恩赐难以预测,只有属于自己的钱财可以依仗(不要指望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l 用奸诈的手段去整治奸恶的人,恶人被消灭后自己就能安居乐业;惩治邪恶不能用太善良的方式,这样祸患就不会再滋生了。

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l 计策并非万全之策的就不要去施行,人并非有聪明才智的则不要去耍阴谋诡计,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应当要戒备呀。

谤 言 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l 职位低贱的人不要告诫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没有才能的人不要推荐他。

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l 攻击他最被众人忌恨的缺点,(缺点暴露)众人就难以容忍他了。

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l 使他陷入窘迫的处境则众人自然会污陷他,这是毁谤人最简单的办法;好好善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而别人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诽谤他的言论就会无缘无故的出现)这应当是毁谤人的奇招;找出他干过的不为人知的各种小事(抓住他的把柄),这是毁谤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到处散播他的真假无法分辨的种种坏话,这是毁谤人直接成功的办法。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l 遇到诽谤而不去辨解(选择沉默),事实真相慢慢自己就清楚了,别人的厌恶或许能稍微减少一些;如果遇到诽谤强行争辩,这件事只能是越描越黑,结果是别人的怨恨和厌恶越来越多。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l 失去了上层领导信任的人,下层百姓就可能抵毁他;失去下层百姓信任的人,上层领导必定会怀疑他。

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l 假借领导的意见打压别人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假借众人对事物的议论来获取信任,这样做事谁都会被你蒙蔽。

示 伪 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l 没有虚假则也没有真实。真实的并不怕虚假的,虚假的不能代表真实的,害怕的是真真假假掺合在一起无法区分清楚。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l 伪造得不足以以假乱真就会给自己惹祸;真诚得无所顾忌也会让别人讨厌。

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l 顺应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意思行事,即使是假装的也不会有什么过错;悖逆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意思行事,尽管真诚也会得罪。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l 提要求时最忌讳直截了当,含蓄的提出比较容易达到目的;拒绝别人最忌讳明白得说,委婉的拒绝不会有失误。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l 忠于自己的领导是有仁义的,君子如果仁义就不会放弃自己以前的领导;在行动中对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尊敬,小人行动中不可能心怀感恩。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l 君子尽管陷入困境也不会以迷惑别人(达到目的),小人显达之后就会背弃曾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做人虚伪的原因,跟在困境或显达没有关系。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l 虚礼俗套,不去遵循的人并非是虚伪。明知道坏事情,还信守诺言的人并非有诚信。事物不同而处理情况也应改变。

降 心 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l 以智力整治众人,智力用尽的时候而众人就会背弃你;收伏人必须慑服他们的内心,使他们的志向(臣服)不会改变。

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

l 被上层宠信的人不会感觉比别人明智和尊贵;被上层埋怨的人停止暗中结党营私。

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l 不显现出的权谋手段则容易成功,谋略暗中使用则可出奇制胜。

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l 君子受制于珍爱亲情,以亲情作为要挟自然会曲从的;小人害怕于比他们更厉害的,以奸诈的方法不断施加自然能制服的。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l 道理不用直接讲清,劝谏并非要善于争辨,没有忌恨波及就达到目的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并非宣传才会显示出,处事的行动并非公布才会表现出,只要能顺应形势的变化就能达到目的。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l 仁爱能够拖累君子,道义却不能使小人有所收敛,仁和义都切勿滥施(必须掌握分寸);施恩别忘了不在乎名利的人,惩罚更要施加奸邪可恶的小人,恩和威切勿只对一方施加(应并重)。

揣 知 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l 善于观察的人能够了解别人,善于思索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了解了别人才能无所畏惧,理解别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才有能力进行提防。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l 真正有智慧不要展示给别人(懂得藏才隐智),展示出来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祸患;隐密的去试测,人们的忌恨会慢慢消除。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君子在小事上可能装糊涂,但大事上绝对不糊涂的;小人一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考虑未来的发展。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l 设置疑难而进行试探他们的反应,真诚和虚伪就可以鉴别了;依附有前途的人并与之结缘(牢固关系),烦恼和祸患就可以避开了。

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l 总结各方面的信息用以观察事态的发展,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时时如同身处险境和困难中用以断绝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荣枯鉴》

《荣枯鉴》是一本经典的谋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因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用曾国藩的话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其实,从《荣枯鉴》中可以发现,小人不是“惹不起”就能“躲得起”的,小人并非不可战胜的,小人的秘迹是有迹可循的,可以破解的,只有了解他,才可战胜他;洞悉其奸,才能防范在先,这是一部《荣枯鉴》给我们的启发。

但小人已经困扰了我们几千年,何不让我们也集中一下智慧和精力研究一下小人,给小人也制造一些麻烦,正如余秋雨说的:“研究小人是为了看清小人,给他们定位,以免他们继续频频地骚扰我们的视线。争吵使他们加重,研究使他们失重,逐步让他们处于待位状态,边缘状态,赘余状态……”

圆通 卷一

【原文】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译文】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化都有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

【原文】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译文】道理的阻碍与通畅,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心这些。

【原文】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译文】珍惜名誉的人反而最容易损害他的名誉,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得以保全他的身体;名誉和利益本身并没有坏处,追逐这些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有过错的是因为人获得后目的不同。

【原文】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译文】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足以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原文】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译文】名誉都是虚的,利益能诱惑人,但都是人难以抗拒的。

【原文】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译文】荣华富贵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身败落魄的人必定是小人;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没有多少,成为小人可能有很多,不要与很多人成为仇敌。

【原文】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译文】名誉可以导致行事时是困难的或简单的,思想境界可以导致命运是困难的或容易的,一般人不会加害于君子,为什么会去加害于小人呢?

闻达 卷二

【原文】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译文】为官不是以善恶作为标准,升迁不用谈论其忠奸的大小;能取悦上层领导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层百姓着想的人则困难重重。

【原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译文】君子使下层百姓喜悦,上层领导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名誉;小人喜欢取悦上层领导,对下层百姓的邪恶不会惩罚。

【原文】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译文】下层百姓以正直为品德高尚,上层领导常以谄媚、顺应当做忠诚;正直的人不懂得去阿谀奉承,上层领导就会怀疑其忠诚;阿谀奉承的人无法保持正直的品质,下层百姓就会抛弃他。

【原文】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译文】上层领导的怀疑是灾祸的根由,下层百姓的遗弃会毁坏名誉,荣华富贵的人都难免被称呼为小人,就是因为要巩固实际利益而舍去好的名誉。

【原文】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译文】富裕与尊贵的产生是有普遍的规律,它的方法就是以实际需要为主;灾祸与福禄并非是命中注定的,它的关键是否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原文】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译文】以实际需要为主就不会受虚名所束缚,观察判断不以奸诈的行为作为耻辱的标准;既没有羁绊又没有耻辱,这是能够荣华富贵的内在含义。

【原文】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译文】想追求名誉的人就不要去当官,好职位不可能有好名声;想升官的人就不要考虑名誉,道德高尚不可能会荣华富贵(矛与盾的关系)。

【原文】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译文】君子谈论的是思想境界,小人攻击的是思想境界,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

解厄 卷三

【原文】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译文】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则祸患会很强烈的。为国家操劳的人有可能失去身家性命,为自己操劳的人有可能安身立命。

【原文】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译文】灾祸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然而有些灾祸是自找的;灾祸是每个人都讨厌,然而每个人都难免碰上。

【原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译文】君子不会去做坏事,但祸患却接连不断;小人不贤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却不会停止。

【原文】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译文】让上层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做小人就很难做到;但与下层百姓不结怨恨,不是君子就不用谈论。

【原文】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译文】上层领导有麻烦时,不用辩护自己承担罪责的人才可以保全;下层百姓出了事故可能会追究责任时,抢先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可以免去责任。

【原文】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译文】君子不爱拉帮结伙,遇到灾祸而愿意帮助的人非常少。小人善于结交朋友,获取利益时则不乏尽全力帮助的人。

【原文】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译文】道和义缺失却没有什么惩罚,遇到灾祸时没有解决的方法就必然受困,君子却没有能力改变,而有的小人却可能被谅解。

交结 卷四

【原文】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译文】真正智慧的人不会拒绝贤能的人,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疏远坏人,善与恶两种人都要用。

【原文】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译文】顺应自己的人作为朋友,反对自己的人当成敌人,朋友和敌人都是常常互相转化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原文】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

【译文】以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人尊贵,以轻贱的心态去估息邪恶的人下贱;尊贵的人不知自己应尊贵,贫贱的人不愿自己被轻视,贵和贱就可能互相转换了。

【原文】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译文】尊贵的人不会轻视别人,潦倒的人学不会尊重别人,贵和贱的身份有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原文】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

【译文】有的人总希望别人愚蠢而自己聪明,展示在众人面前是很愚笨的,这样的人具有非同小可的谋略;有的人忌妒别人聪明而自己愚蠢,才智也没有能力深深隐藏,这样的人将祸患无穷。

【原文】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接触愚蠢的人,与愚蠢的人接触不会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跟别人结下怨恨,结仇的人不会因为你有智慧就怕你。

【原文】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用仁义去交往,只是忧虑自己的仁义达不到尽善尽美。小人喜欢耍阴谋诡计去交往,只是担心阴谋诡计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君子没办法胜过小人,吃亏的原因就在于这个。

节仪 卷五

【原文】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译文】对外表现出如君子般仁义道德而内心则是耍阴谋诡计的小人的想法,这是真正的小人;对外表现出如小人般有心计而内心却如君子般高风亮节的人,才配称为真君子。

【原文】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不居功自傲、炫耀自己。重仁义的人忽视了因此可能面对的伤害。

【原文】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译文】有的人仰慕君子(的道德高尚),行为处事时却按小人的方式,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有的人口口声声说憎恶小人,实际行为处事时忘记了以仁义为准则,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且获利很少,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且获利丰厚,因此众人都想成为小人。

【原文】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译文】社会地位越高则气节越低(保住地位),有的人越贫贱则越顾不上道义(要生存)。

【原文】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译文】君子最不能忍受污辱他的意志,小人最不能忍受是损坏他的身体;君子在乱世中避开隐居,小人却因此在朝廷中弄权。

【原文】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译文】气节抵挡不住金钱,人贫困时难以成为君子;

【原文】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译文】不害怕别人的言论,只顾计算利益与伤害的多少。这并非是具备气节和道义的途径,然而却是能够生存的途径。

明鉴 卷六

【原文】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译文】福运到来不能够察觉就不算是福气,灾祸来临前不预防就肯定成为祸害;福与祸能先预测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平安处理完。

【原文】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译文】施加极小的诚信则大阴谋可以得逞,多注意细节则大决策就能谋划决定。

【原文】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译文】行事不可以做到绝境(要留后路),言语不能完全说明白,即使对至亲好友也要戒备。

【原文】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译文】假装畏惧而实际要忍受着,对外表现恭敬而内心在忌恨着,既使是奸邪的人也会被迷惑。

【原文】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si)变则存矣

【译文】知道戒惧谨慎的人接近了福运,能够迷惑别人的人就能够远离祸患,随时应对事物的改变则能长久生存下去。

【原文】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译文】交往的人必须是对你有用的,这样可以使利益长久;上天的恩赐难以预测,只有属于自己的钱财可以依仗(不要指望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原文】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译文】用奸诈的手段去整治奸恶的人,恶人被消灭后自己就能安居乐业;惩治邪恶不能用太善良的方式,这样祸患就不会再滋生了。

【原文】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译文】计策并非万全之策的就不要去施行,人并非有聪明才智的则不要去耍阴谋诡计,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应当要戒备呀。

谤言 卷七

【原文】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译文】职位低贱的人不要告诫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没有才能的人不要推荐他。

【原文】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译文】攻击他最被众人忌恨的缺点,(缺点暴露)众人就难以容忍他了。

【原文】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译文】使他陷入窘迫的处境则众人自然会污陷他,这是毁谤人最简单的办法;好好善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而别人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诽谤他的言论就会无缘无故的出现)这应当是毁谤人的奇招;找出他干过的不为人知的各种小事(抓住他的把柄),这是毁谤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到处散播他的真假无法分辨的种种坏话,这是毁谤人直接成功的办法。

【原文】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译文】遇到诽谤而不去辨解(选择沉默),事实真相慢慢自己就清楚了,别人的厌恶或许能稍微减少一些;如果遇到诽谤强行争辩,这件事只能是越描越黑,结果是别人的怨恨和厌恶越来越多。

【原文】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译文】失去了上层领导信任的人,下层百姓就可能抵毁他;失去下层百姓信任的人,上层领导必定会怀疑他。

【原文】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译文】假借领导的意见打压别人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假借众人对事物的议论来获取信任,这样做事谁都会被你蒙蔽。

示伪 卷八

【原文】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译文】没有虚假则也没有真实。真实的并不怕虚假的,虚假的不能代表真实的,害怕的是真真假假掺合在一起无法区分清楚。

【原文】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译文】伪造得不足以以假乱真就会给自己惹祸;真诚得无所顾忌也会让别人讨厌。

【原文】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译文】顺应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意思行事,即使是假装的也不会有什么过错;悖逆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意思行事,尽管真诚也会得罪。

【原文】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译文】提要求时最忌讳直截了当,含蓄的提出比较容易达到目的;拒绝别人最忌讳明白得说,委婉的拒绝不会有失误。

【原文】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译文】忠于自己的领导是有仁义的,君子如果仁义就不会放弃自己以前的领导;在行动中对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尊敬,小人行动中不可能心怀感恩。

【原文】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译文】君子尽管陷入困境也不会以迷惑别人(达到目的),小人显达之后就会背弃曾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做人虚伪的原因,跟在困境或显达没有关系。

【原文】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译文】虚礼俗套,不去遵循的人并非是虚伪。明知道坏事情,还信守诺言的人并非有诚信。事物不同而处理情况也应改变。

降心 卷九

【原文】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译文】以智力整治众人,智力用尽的时候而众人就会背弃你;收伏人必须慑服他们的内心,使他们的志向(臣服)不会改变。

【原文】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

【译文】被上层宠信的人不会感觉比别人明智和尊贵;被上层埋怨的人停止暗中结党营私。

【原文】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译文】不显现出的权谋手段则容易成功,谋略暗中使用则可出奇制胜。

【原文】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译文】君子受制于珍爱亲情,以亲情作为要挟自然会曲从的;小人害怕于比他们更厉害的,以奸诈的方法不断施加自然能制服的。

【原文】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译文】道理不用直接讲清,劝谏并非要善于争辨,没有忌恨波及就达到目的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并非宣传才会显示出,处事的行动并非公布才会表现出,只要能顺应形势的变化就能达到目的。

【原文】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译文】仁爱能够拖累君子,道义却不能使小人有所收敛,仁和义都切勿滥施(必须掌握分寸);施恩别忘了不在乎名利的人,惩罚更要施加奸邪可恶的小人,恩和威切勿只对一方施加(应并重)。

揣知 卷十

【原文】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译文】善于观察的人能够了解别人,善于思索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了解了别人才能无所畏惧,理解别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才有能力进行提防。

【原文】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译文】真正有智慧不要展示给别人(懂得藏才隐智),展示出来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祸患;隐密的去试测,人们的忌恨会慢慢消除。

【原文】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译文】君子在小事上可能装糊涂,但大事上绝对不糊涂的;小人一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考虑未来的发展。

【原文】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译文】设置疑难而进行试探他们的反应,真诚和虚伪就可以鉴别了;依附有前途的人并与之结缘(牢固关系),烦恼和祸患就可以避开了。

【原文】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译文】总结各方面的信息用以观察事态的发展,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时时如同身处险境和困难中用以断绝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冯道《荣枯鉴》节义卷:君子不堪辱其志

《荣枯鉴》是十朝元老冯道写的书,这位老人在五代十国这乱世当中,在混乱的朝廷之中,能够做到宰相;并且历经改朝换代,官场沉浮,最终能够寿终正寝,活到72岁高龄,实在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估计这位老人回顾一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在危国乱邦之中,感觉最难的就是如何和小人相处,实属不易,所以这本书就是围绕“如何防范小人”来展开的。

下面来具体看看这位乱世不倒翁老人的思想:

1.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为什么君子干不过小人?

因为小人除了心狠手辣,还虚伪,还善于伪装;其他人看上去这位完全是大好人啊,对你还表示怀疑;是不是你的问题?心胸狭隘啥的,直到自己吃亏上当,才后悔不已。

真正的君子可能正在破口大骂,长得还不如小人英俊;路人甲乙丙丁看到一个表象,以为这个人道德不行,不文明,往往更容易误会。

2.难为获寡,无羁(jī)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君子往往很难得到好处,而小人无拘无束,表面上收获更多实际利益。

所以从现实角度,功利主义来看,很多人更倾向于小人这一套,因为能占便宜,这是人性,但是做得过分了,不知不觉见利忘义了,其实就成了小人行为。

当然小人根本不会承认自己是小人,甚至自认为是贤明的君子;所有都是靠自己努力而收获的;小人当然也有努力,勾心斗角本身很辛苦;更要具备能力,乱政的时候君子都逃了,只有小人还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小人自然有本事又勤奋,对其自身而言,完全没问题。

3.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

人们埋怨小人,说他忘恩负义,然而恰恰是自己忘了小人是没有拘束的;自己不断吃亏上当,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又能怪谁呢?

你说他忘恩负义,忘恩负义那就忘恩负义呗,一点儿不在乎。

就像抱怨蝎子:蛇蝎心肠一样;本来就是蝎子,天性就喜欢用尾巴上的毒针蜇人;本来就是毒蛇,牙齿里面天生带毒液,靠近了就咬你一口。

你能耐他怎样?除了离远一点,毫无办法。

4.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

君子最不能忍受的是精神上的侮辱;明明是个清官,有人却胡说八道,说其贪污受贿,包二奶,甚至说他长得贼眉鼠眼,那怎么行?

小人最不能忍受的是伤害其身体,破坏其利益;本身就是奔着这个来的,乃至于以名利作为人生终极目标,妨碍其升官发财,小人当然和你拼命了。

小人并不是某个时代特有的产物,而是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的人才。

当然要心量广大,不能见谁都不顺眼,稍微不符合心意,就列为黑名单。

其次,才是防范小人,而最重要的明哲保身之道,就是既然惹不起,也要躲得起;尽量不要和小人斗,一般来讲,斗不过小人;因为对方完全不讲规则,你的心也不如对方厚黑,小人做些违背良心的事儿照样吃得下,睡得着;你就不行了,彻夜难眠,所以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曾国藩: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

《节义》卷其余文字: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jīn),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荣枯鉴》▏如何远离小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但生活中有的人也会遇到这类人,总想踩着别人的肩头,以牺牲别人的利益往上爬。这类人往往和你的交往如知心朋友一般,但是背后耍些小阴谋手段,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经常坑你一下。

生活中也经常听人说:“某某某交友不慎,最后倒了大霉了”。所以说啊,我们交朋友一定要谨慎,什么人能交什么人不能交,你心里得有个数。

那么交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呢?在增广贤文中有两句话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1、栽树要栽松柏,结交要交君子。

2、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朋友要结君子远离小人。小人的危害是什么?易涨易退山溪水,是指夏天爆发山洪的时候,山里的溪水涨的快退的也快,没个准,那小人也是一样的,反复无常,前脚跟你好的如同一个人一样,花言巧语,转过脸他就能掉准枪口,来害你坑你,这就是小人。

经常有女孩在交男友时,也不仔细考虑,只说我不管他咋样,对我好就行,在俩人好的时候,跟一盆火似得,甜言蜜语,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就表现出花心、渣男等等的小人品质全出来了,结果女孩倒了霉了。

亲君子,远小人,道理都知道,可是我们又没长个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现身边的人,看着挺好说话,办事也漂漂亮亮的,可是真需要得到他的帮助,往往其小人本性就显露出来了。然而有的人,看着挺各色的,难于接近,在接触中会发现,这个人真的是个敞亮的君子品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练就一双慧眼,来识别君子和小人呢?如同增广贤文中提到的标准:反复无常小人心

但是小人也不只是只一个标准,关于鉴别小人,我国古代有一本书叫《荣枯鉴》,这本书就是讲小人的事,能通过这本书来分辨什么是小人。书里给小人定义了几个特征

一是无底线,说小人没什么原则行,什么都敢干,没底线

二是怕规则,小人靠打破规则为自己牟利,害怕规则的限制,所以经常游走于法律的边缘的灰色地带的人,一定是小人。

三是善变,用到你时,如同哈巴狗,不用你时,如同白眼狼。反反复复,没有恒定标准,能上天也能入地,而且小人总是善于通过最短的路径谋取最大的利益,追求短平快。

四是最喜欢君子,君子的仁慈是小人生长的沃土,君子讲规则,如果冒犯了,利用其仁慈,获得了保护,所以最喜欢君子。

《荣枯鉴》写进了天下小人的各种嘴脸,包括曾国藩在内,非常推崇,极力建议身边的人看这本书,为什么这本书把小人写的这么准,作者是冯道,唐末到五代十国的人,但他也是地地道道的小人。这个人很复杂,在他身边跟他接触的人,会发现他人非常好,很厚道。那为什么说他是小人呢?

他侍候过四朝十帝,经历过四个朝代,十个皇帝,每个朝代都高官厚禄,每一个皇帝为对他委以重任。

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

小人一般都很聪明,有的还是大智慧,像冯道此人,能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游刃有余,于乱世中屡获高位,成为五代官场的不倒翁,不只是缺少节操,善于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更主要的是他有超强的应对和变通能力,尤其是对时事的判断和人物性格、心理的揣测。

像沈括,发现石油的第一人,写出了《梦溪笔谈》这部科学大作的人,正应了歌手李建在《开讲啦》一期节目中所说的:写出伟大作品的人,不一定是伟大,他有可能是个混蛋。

沈括虽不是混蛋,但是他也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一枚。王安石变法,推行改革,苏东坡被贬,他假扮好人去安慰苏东坡,喝酒畅饮诉衷肠之际,问苏东坡最近都写了那些东西,要来欣赏。

结果拿到苏东坡的作品,就开始挑毛病,那些是贬损朝廷的,那些是讽刺当时政治的,就去皇帝那里告苏东坡的黑状,使得苏东坡的境遇更加艰难。

等到后来皇帝也发现此人的两面三刀,最后也没得到啥好下场。

《荣枯鉴》正是冯道这位官场不倒翁对人性揣摩掌控的深刻写照,写的深刻入骨,入木三分,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不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

用曾国藩的话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其实,从《荣枯鉴》中可以发现,小人不是“惹不起”就能“躲得起”的,小人并非不可战胜的,小人的秘迹是有迹可循的,可以破解的,只有了解他,才可战胜他;洞悉其奸,才能防范在先,这是一部《荣枯鉴》给我们的启发。

但小人已经困扰了我们几千年,何不让我们也集中一下智慧和精力研究一下小人,给小人也制造一些麻烦,正如余秋雨说的:“研究小人是为了看清小人,给他们定位,以免他们继续频频地骚扰我们的视线。争吵使他们加重,研究使他们失重,逐步让他们处于待位状态,边缘状态,赘余状态……”

 

关于枯荣鉴和荣枯鉴全文阅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