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赞股价多少(有赞股价) - 廖盛坪财富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正文

有赞股价多少(有赞股价)

  • 焦点
  • 2022-10-11
  • 61
  • 更新:2022-10-11 04:05:08

今天给各位分享有赞股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有赞股价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2 年,想转行互联网行业还能吃香了吗?

2022年,互联网行业,还值得我们加入吗?

我有传统行业的朋友咨询过我这个问题:「现在转行互联网是不是太晚了?」

也有实习生和我说:「我的导师说互联网不行了,要被打压了。还是去做老师比较好。」

今天就谈一下这个话题,2022年互联网行业还值得加入吗?

1 互联网还有钱途

回到那个实习生小伙伴的问题:他希望加入互联网,但是他的导师认为互联网要没落了,建议他做中小学教师。

我笑了。这位导师既不了解互联网行业,也不了解人民教师的岗位。

如今,在上海,中小学教师如今也很卷啊。

我认识上海部分名校的老师,居然效仿互联网行业,搞起了776,早上7点就要到校的老师,晚上7-8点才能下班,而且周六必须去学校集体备课……

薪资和互联网也是天壤之别。这才是真正没天理的事情:又卷又穷。

互联网行业内卷,这的确不假。但是互联网行业,在今天依然是最有钱途的行业。

无论我们说哪个行业有前途,说到底,是需要有钱作为背书的。

比如大家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那我们的确看到了海量投资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除了知名公司特斯拉,小鹏汽车、蔚来之外,如今传统企业都在转型电动车,就连手机厂商小米都开始造车了。

大量资金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从业者收入水涨船高,这才是有前途的行业。

就现状来看,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赚钱的行业。

在美世最近一次调研里,2022年唯一一个被预测年度涨薪在7%以上的行业,就是互联网行业。

不仅如此,很多互联网公司依然保持着一年两次调薪,甚至多次调薪的机制,来激励团队。

如果你说现在加入互联网行业,相当于49年进入国军。那我的问题来了,职场上的「解放军」在哪里?

教师行业是解放军吗?看起来高薪的教师都在深圳,我一个小伙伴刚去那里做老师,据说年薪40万,而深圳招聘老师的标准已经卷到博士了。卷但是高薪,这就挺合理的。

公务员是解放军吗?我之前看过一些线下的实业公司,那真的是只有更惨。

对于互联网人来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依然是在最赚钱最有前途,最愿意为人才付薪的行业。

再说生存环境,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企业文化还算靠谱的大厂,如果你跟的上司是个正常人,你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在互联网依然是能够凭本事涨薪,凭本事升职的。

这其实并不容易。在一些资源垄断的行业,手握资源的人才有机会。比如金融行业,依然是论资排辈的。

去年年初有一个大学生进入某银行后,聚餐谢绝了领导的敬酒,结果被一帮同事追着打。这就是金融行业的现状(至少是部分现状),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要赚钱,就得跪着。

举个例子,你一个普通业务员,需要揽储1个亿,客户凭什么要把钱存在你的银行?是因为你的银行有啥其他银行没有的竞争优势吗?

再说一个最近的新闻,也是看得我哭笑不得。证券公司一个员工,研究生学历,为了争取完成业绩,帮客户考研代考,被抓起来了。

明规则玩不转的地方,潜规则就开始盛行。互联网行业,至少在行业里的绝大部分岗位上,还是靠实力说话的。

站着把钱挣了,是每个打工人的心愿。

而在互联网大厂,你会发现,就算是实习生,你都可以直接给公司创始人和CEO发微信,甚至狂甩18个感叹号要他们响应你的号召,还可以把和他们的聊天截图发到大群里拉一波流量,也没人会对你咋样。

2 透过裁员看本质

唱衰互联网,我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行业这半年来,裁员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从年中的在线教育雪崩,到之后的社区团购裁员潮,再到游戏行业裁员,然后年终爆发,字节、快手、百度、爱奇艺,以及滴滴都在裁员。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局外人,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我能够理解你的体会,到处都是风声鹤唳,连大厂都活不好了,为什么我要进入互联网行业呢?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都在裁员,这些公司的裁员逻辑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分享几种常见的裁员类型:

传统艺德式

未雨绸缪式

纠错式

壮士断腕式

1)年底传统艺德

从2018年开始,互联网的年底「优化」,基本是标配。逻辑很简单,如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学习了之前阿里的271玩法——20%的高绩效员工,70%的普通员工,以及10%的淘汰员工。

一年到头了,你的工作没有起色。趁着年终盘点的机会(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盘点一般从9-10月就开始了),送走一波。大厂规模大,如今即使是优化5%,也是给社会输送了一大波人才,员工肯定有反应,而媒体会放大这种反馈。

这种裁员的受害者是谁呢?

受害者:低绩效员工受害者

往往是低绩效员工,企业第一步是通过打低绩效把人往外推,打低绩效没有奖金,还可以用PIP(全称是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制定专门的绩效改进方案,这些对员工来说都是很难熬的,很容易打退堂鼓。如果员工坚持不走,企业就给掏钱补偿送走。

2)未雨绸缪型

顾名思义,公司不看好未来成长空间,做成本控制。未来市场发展不好,企业预知日子不好过,需要控制成本,重新审视团队,不要太臃肿。

字节下半年在商业化团队搞的去肥增瘦,就是典型。

2021年年景不好,很多大企业,也就是广告的金主爸爸们都遇到了问题,比如房地产行业、在线教育、游戏行业,都在收缩广告投入。

字节预感收入不太行了,搞一波裁员,控制成本。

这种裁员往往是核心部门不触碰,边缘部门分摊一些名额,或者停止招聘。

受害者:职场新人/试用期员工

这种情况,是外企常规操作。

我在之前写过《外企衰落11周年祭》就讲过:08年的时候,金融海啸来袭,Randstad也裁员,当时总经理做了应急方案,每个部门都要裁掉至少一个人。这个时候最倒霉的往往刚入职的员工和职场新人,大家知道公司HC控制,未来短期不会招人了,所以手里要留最有经验的人。而刚刚入职的人因为还在试用期,没有裁员成本,往往也会中招。

3)「纠错式」裁员

原因:战略调整,放弃部分非主营业务/项目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互联网行业,公司年头推进了好几个新项目,每个项目可能少的几十人,多的上百人。到了年底一看,完犊子,项目都没做出来,管理层坐下来一合计:不行,这些项目太烧钱了。放弃。

受害者:创新团队的员工

典型案例就是字节跳动的大力教育和滴滴的橙心优选,2020年还拼命加码招人,滴滴喊着发力社区团购,字节更是喊出要招3万人做教育。今年年中风向一变,掉头开始裁员。

尤其是遭遇到政策风向标时,立即切割。百度年底的裁员也是如此,主要裁掉的是游戏业务的团队。

说白了,百度游戏本来就不盈利,加上政策管控更加严格,百度的放弃也是很正常的。当然这种裁员,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放弃了大力教育,抖音照样活得滋润。就相当于切掉了个阑尾或者扁桃体,人体其他功能照旧。

但对于这个部门的职场新人来说,往往是深坑,以为自己加入了大厂,前途光明,但没到半年就被裁员,试用期都没过,拿到赔偿也难在年底找工作,拿不到赔偿也很难维权。

所以,我经常和应届生说,要去字节可以的,去抖音,去今日头条,去飞书都行,别去大力教育。创新业务一旦下马,就是整个团队都干掉。

4)「壮士断腕」式裁员

原因:公司活不下去了,必须大规模裁员自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定是出现了严重问题。

不到万不得已,大部分公司不会对自己这么狠。都说是资本无情,裁员的时候,老上司干掉老下属,也很难看的,大家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互联网也算是江湖,如果有的选,大部分公司不会选择这种玩法。

受害者:所有人

这个时候受害者就是所有人了,无论你是什么岗位,都可能挨刀。

纵观这几个月的裁员,能到这个级别的裁员,主要是爱奇艺和蘑菇街。

爱奇艺的裁员,我问了一些熟人,听得心惊肉跳,比如:

有总监级别的人离职,而且不少;

有司龄很长,高薪员工离职;

裁员涉及所有部门,就算是核心团队,盈利部门,也要裁员。

爱奇艺所在的是视频赛道,一个非常烧钱的赛道,而经过多年的战争,依然没有打出一个赢家来,剩下的对手里,腾讯视频背靠鹅厂,优酷背靠阿里,都有金主爸爸,而爱奇艺早已脱离百度,孤军奋战许久。

原先爱奇艺想学的是Netflix,可惜没学成,既没有持续生产精品内容的实力,也没有打败竞争对手的办法,这些年长视频的市场还被短视频(抖音快手)和中视频(B站)抢走很多。故事讲不下去了,日子自然就难过了。

但这种裁员规模的大厂,还是少数。

3 观点 vs 口嗨

想象一下过年的场景。你回到老家,参与家庭聚会,碰到你的七大舅八大姑,他们问你在做什么?你弱弱的回复一句,在一家互联网内容社区,做针对创作者分层的产品经理。

对于大舅和大姑们,他们既不知道什么叫内容社区,什么叫产品经理,什么叫创作者分层。他们只听说到了互联网,于是一个大舅犹豫了一下,分享了他在「互联网」这个话题下仅有的信息:「我看到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你们公司裁员吗?」「互联网行业现在真的不行了,你不如回来考个公务员,离你爸妈也近点。」这种态度的展示,我不认识是观点,而是口嗨。

真正的观点,应该是Insight(洞察),有数据、有案例,以及合理的逻辑。大舅大姨们是没法展开讨论这个话题的。

不信你可以追问几句:哪些细分行业在裁员?这些公司在业务上遇到了具体什么样的困难?它们裁员的规模多大?主要裁的是哪些团队?什么类型的员工?裁员的同时是否在招人?招的又是什么类型的员工?

很快,他们就不爱找你聊天。

确实,从2021年来看,无论是无力继续砸钱的长视频平台;还是收到监管打击的K12在线教育、游戏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及被反垄断吊打的头部大厂们,都遇到了问题。

但互联网大厂依然是收入最高的地方,依然是最愿意为人才投入的地方,依然是最有资源改变世界的地方。

写在最后是的,互联网肯定过了黄金年代,像2012-16年之间的高速增长,不会有了。

Easy Money没有了。不少赚到钱的互联网从业者其实是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如今这个红利已经消耗殆尽。

事实上从2017-18年,互联网进入流量下半场开始,已经没有容易赚的钱的。美团搞百万骑手做的外卖业务,相比微信做社交媒体,就难多了。

不仅如此,对于互联网来说,2021年新增了一个挑战:监管。在线教育死于政策转向,而游戏也受到监管的压力,甚至很多大厂在监管之下放弃了大小周的工作制(当然这事监管得太棒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行业不值得加入。对于职场人来说,我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都会向我们传递观点和信息。他们传递观点的目的可能是展现自己的价值,可能是要赚你的钱,也可能是出于关心你,也可能是单纯想找点共同话题。但我们要做的不是盲信他的观点,而是进一步了解:他的背景是怎样的?是否有足够知识和经验储备?他的论据是什么?是数据还是案例?他的逻辑是什么?合理吗?足够支撑他的观点吗?

以上是我的经验、我的思考,我的论据以及我的逻辑。

供参考,欢迎讨论。

有赞股价多少(有赞股价)  第1张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据网传的统计来看,裁员比例最高的部门达到 100%,裁员比例高的部门中也不乏技术、研发这样的核心岗位。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1

曾经那个号称不会开出任何一个兄弟的“兄弟大厂”现在也开始裁员了,甚至都没有提前30天收到通知,直接N+1走人了。有的员工中午还在仓库监督履约,下午就被解散了工作群。

不光是这样,东哥的这波裁员还玩看一个骚操作,裁员不叫裁员,叫毕业,裁员信不叫裁员信,叫“毕业须知”,这是干嘛呢,裁都裁员了还来这么一手,这是做给谁看呢,搞得现在其他几个互联网公司也跟着把裁员叫毕业了。

根据网传的资料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而且裁员的比例,多数在 10%~30 %之间,其中京喜的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 100%那大家说这么高的裁员比例是不是就说明京东现在很危险了呢?

其实咱们现在的东哥,远远没有到等米下锅的程度,京东这两年的业绩表现的是相当稳定,2020年京东实现了净收入7458亿元,同比增长了29.3%,2021年全年的业绩增速也在20%以上,所以这一看,咱东哥压根不差钱,那为啥东哥在这节骨眼上弃兄弟们于不顾呢?

原因也不难找,一方面,电商行业已经触顶了,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国内的消费互联网从星星之火发展到了“猫狗”两强争霸,再到如今的“猫狗多”三分天下,可以说电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因此许多互联网投资人已经从电商赛道抽身了。

根据《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投融资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融资同比下降了39.93%,和2016年相比,融资的数量直接就减半了,而融资金额从2018年至今也在一直下滑,再加上咱们国家过去两年的反垄断,这一下就导致资本对电商互联网的投资下滑地更猛了。

可电商一触顶还有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流量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了,最早你获一个新客可能在主流的互联网平台上投点广告就行了,一个人也就几毛钱,可后来你得找地推了,一个人就变成几块钱了,现在还得送一盒鸡蛋,变成了几十块甚至一两百块一个人了。

可是这没了新客了,电商也基本上处于失速状态了,一旦失速企业拼的就不是谁扩张快了,而是谁家的运营效率最高,谁家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更牛了。

那你说,都在这拼管理了,精简人员结构,淘汰业务萎缩和不赚钱的部门,不就成了一个必然趋势吗?再说了,这2020年京东集团员工达到了31万人,同比增长了38.3%,这里头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员工,又有多少是冗余的,我估计咱东哥自己他都不知道!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2

近日,互联网大厂的 " 裁员潮 " 愈演愈烈。京东裁员、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等词条纷纷冲上热搜,在疫情的笼罩下更加人心惶惶。

这次裁员的一大主力企业是京东。记得刘强东曾说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现在刘强东退居二线,京东也让同学们 " 顺利 " 毕了业。

如今不少互联网大厂,入职时互称 " 同学 ",离职、被裁员还要被道一句 " 毕业快乐 "。京东的离职通知叫 " 毕业须知 ",开篇就是 " 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 "。B 站则将裁员说明流程称为 "bilibili 毕业日 " 事宜指引,都堪称高情商辞职信典范。

拿到这样的强制 " 毕业证明 ",有人觉得挺好的,有人觉得心是凉透了。

" 毕业通知 " 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 " 毕业典礼 " 的正式环节,该交工牌交工牌,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请自动清空缓存麻溜的走。

令人惊讶的是,京东这次裁员辐射面积极为广泛。据网传的统计来看,裁员比例最高的部门达到 100%,裁员比例高的部门中也不乏技术、研发这样的核心岗位。

京东方面相关人士表示,近期京东正在进行一轮覆盖范围较广的人员优化,优化范围覆盖零售、物流、健康等多个主流板块。所以,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至于是否如实,大家根据情况可以自由讨论。

这波互联网裁员潮,杭州成了重灾区之一。不仅滴滴、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大厂在列,阿里以及一些以稳健著称的传统企业在参与其中。

互联网 " 击鼓传花 " 式裁员,传到了 " 微信生态第一股 " 中国有赞这里。网传员工工牌堆满一大箱、半层楼空无一人。

从网友说的 50% 的裁员力度,到官方回应整体裁员 20%,无疑的是有赞确实正在进行规模不小的裁员行动。有内部人士表示,不赚钱的部门都裁掉了,无论是应届生还是老员工,都是辞退单的候选人。

据分析,自 2021 年 2 月股价至最高点后,有赞市值已经蒸发了 735 亿港元,股价也跌去约 95%。3 月 27 日,中国有赞公告显示,预计 2021 年亏损约 32.9 亿元,年度经调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亏损约 9 亿元。

3 月 10 日,京东发布 2021 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四季度亏损严重居然高达 52 亿元;2021 全年财报显示,B 站未经调整亏损将近 68 亿元。而过去三年每年亏损同比增幅都在 130% 左右,是营收增幅的 2 倍。

单从财报数据就可以看到,整个互联网行业近年都不好过,有自身业务的问题,也有行业大环境整体遇到停滞的缘故,当然疫情一定是脱不了干系。大浪淘沙,无论是剩下的,还是出去的,对所有人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节点。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3

持续了两周的`京东裁员仍在继续。

3月31日,一位京东员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天京东总部大楼1号楼的SSC(员工服务中心)有大量被裁员工等待办理离职手续,其中一位同事在下午取号办理离职时已经排至1000多号。上述员工表示,员工通常会在所在办公楼的SSC办理离职,目前京东有1号楼、2号楼、4号楼等多个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推测单日离职人数不止1000多人。

(图由受访者提供)

对于京东这波裁员,被裁员工表示无奈,而在职员工也感到惶恐。

被裁员工不清楚裁员标准

对于不少被裁员工而言,并不清楚为什么会被裁。

京东物流的李欣已经在京东工作8年,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京东物流总部的裁员规模大概在30%左右,对于被裁原因,李欣表示领导仅告知她是集团人事筛选出来的名单,业务不知道谁在名单之上,赔偿方案为“N+1”。

另一位被裁的京东物流员工王佳,之前岗位为京东物流某分公司的运营岗,在职时间超过4年。

王佳表示,目前被裁员工都属于P序列员工,O序列(例如一线的分拣、物流员工)并不涉及,他所属的分公司裁员比例约为40%,分公司领导表示裁员标准以近两年的绩效考核作为参照进行筛选,谈话时表示王佳因为近两年没有突出表现而被裁。对于裁员原因,领导仅以一句“公司组织架构变动”带过。

京东健康也有多个部门裁员。京东健康的张明表示,“医药部裁员大概在20%左右,大力投入发展的互联网医院裁员可能达到60%到70%。”张明表示医药部是京东健康的核心部门之一,医药部裁员意味着其他部门的裁员比例更高。现任京东健康首席执行官的金恩林此前为医药部的负责人。

此外,京东零售下属的V事业群(包含宠物、图书等类目)也于近期因为架构调整而解散,裁员比例在20%左右。此外,3C等业务也正在裁员中。

京喜也是裁员较多的业务。一位京东员工向第一财经提供了一份关于京喜裁员的截图。截图显示,京喜广东战区、四川战区和江西战区裁员比例为100%。此外,京喜平台研发部裁员25%,技术研发部也有部分裁员。

京喜原为京东获取下沉市场的关键,不过在淘特等平台迅速发展之际京喜却有些不温不火。不过京喜大规模裁员不意味着集团不再重视京喜,一位员工表示“我们内部来看还是在帮京喜推的。”

在职员工心有余悸

在职员工对于本次裁员的最大感受是“混乱”。

对于裁员,张明认为十分突然。他表示,“在1月初京东健康还在招人,到了1月17日突然收紧了,说要裁员,变得特别快。”有部分员工在年前已经被约谈,并在近期正式办理离职。

此外,本次裁员的节奏非常快。在职员工张静称一位京东工业的同事在周二被通知整个部门被解散,第二天就得办理离职,没有任何缓冲的时间。

同时,员工的“异动”(转岗)也较为混乱。张静表示,其所在部门裁员后,有更多员工“异动”来了该部门。

对此张静并不理解这一举措,“从零售还有其他部门来了好几个人,这个岗位要学很久才能上手,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有经验的人裁了再找新的人让他重新学。”也有员工在被裁后又被通知可以异动去其他部门,“有个同事去签临时协议时又被叫了回去,给他换了一个部门。”

本次裁员中还有不少是校招生。张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部门的校招生入职不过半年,离职补偿就是一个月工资,意义不大且损失了校招生的身份。

已经入选港股通标的怎样会被剔除?

 恒生指数公司将于2月22日宣布四季度恒生指数成份股变动,届时港股通标的也会相应调整,调整将于3月11日生效。

根据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被纳入股票无论是在调入前、还是在调入后,平均股价均大概率可以跑赢恒生指数;而被剔除股票在调入前和调入后战胜市场的概率仅为38.64%和23.86%。同时,我们使用ROE、股息率两个基本面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ROE0的股票在纳入前表现较好、ROE0的股票在纳入后表现较好;股息率2%的股票在纳入前表现较好、股息率2%的股票在纳入后表现较好、新股没有股息率数据表现介于两者中间。

根据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成份股调整规则,我们筛选出14只可能纳入港股通的标的和42只可能被剔除的标的。根据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投资建议:(1)在3月11日正式纳入之前,建议关注中裕燃气、天伦燃气、鸿宝资源;(2)3月11日正式纳入之后,建议关注雷蛇、中国有赞、金界控股、本间高尔夫、伟仕佳杰、新秀丽;(3)太阳城集团、中石化油服(600871)、南方能源、盛业资本、兆邦基地产在纳入之前和纳入之后均可配置;(4)如果持有较多可能被剔除的标的,建议进行减仓操作。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已卸任CEO,会迎来一个怎样的新时代?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卸任CEO,意味着传统电商平台正在遭受冲击,社交电商正在抢夺市场,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三大电商平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淘宝京东,拼多多。到目前为止,这三家平台的创始人马云,刘强东以及黄铮,都已经卸任CEO了。

对于刘强东的卸任,我还是挺诧异的。在这三个创始人当中,他算是最有企业家精神的,为人低调,也是真心的想要把京东做好的人。

在他的领导之下,京东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成为中国排名前三的电商平台,京东独有的物流模式和让人称赞的客服模式,也是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此次的退出,在整个圈子里面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而来聊聊马云,马云一直都是争议性非常大的一个人物。作为曾经的首富,确确实实有过一段非常成功的创业经历,正是因为他创办了淘宝,才让电商正式进入中国,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并且为无数的人创造了就业条件,从这点来看的话,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个企业家。

然而成功之后,马云似乎变得有点傲慢了。一心不在工作上,而是专注于到处演讲,也不时的创造话题,而最出格的则是在一次外滩峰会上的演讲,他触碰到了底线。

在那之后,阿里巴巴就一路的走衰,股价也是跌掉了一大半。可以说阿里巴巴是成也马云败也马云。

而作为这三个人之中最年轻的黄峥,他卸任CEO可能很大的原因则是想创业,年纪轻轻就干出一番如此大的事业,能力之强,让人震撼。

不过他们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退出,而是退居二线,目前他们还是有足够的领导权,只是不会再参加董事局的会议而已。

然而从这几件事情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改变。

大家已经习惯于通过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APP来购物,就拿目前大家熟知的抖音来说,它的日活量远远超过了三大电商平台。

而京东和拼多多在直播带货上面,却没有花太多的心思,流量也是非常的惨淡。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很有可能被现在的社交电商给取代,或者成为他们的附属品。

虽然三大电商平台的创始人卸任CEO,很大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其实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社会现象,就是他们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内部可能急需一场巨大的革命,才能够将危在旦夕的平台,重新的拉回到竞争的起跑线。

顺丰快递发展趋势

2021一季度业绩暴雷

但在2020年取得傲人业绩之后,顺丰控股出现“暴雷”。2021年4月8日,根据顺丰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本季度预计亏损9-12亿,较2020年同期的9.07亿净利润相差20亿,震惊行业。

对于顺丰的业绩表现,市场反应很激烈,不仅次日股价直线跌停,随后两个交易日仍在持续绿盘。

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近年来,快递行业单票价格持续下降,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行业平均单价已经从2007年的28.50元/件,快速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件。

快递单票价格的不断降低使得顺丰的盈利能力出现问题。顺丰表示,快递行业单票价格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占快递业务量较大比例的电商快递增速较快,且电商快递竞争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成为电商快递扩大份额的主要手段。

同时,随着新玩家入局电商快递市场,低价策略成为新玩家快速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冲击电商快递行业原有竞争格局,价格战愈发激烈。

使顺丰先入价格战的不是“三通一达”,而是新入局的极兔快递。2019年,极兔速递低调入局国内市场。目前已经接入了拼多多、当当网、苏宁、有赞等11家电商平台。凭借低价策略,极兔来到中国一年就达成了2000万稳定日单量,成为位列中通、韵达之后的“中国加盟制快递第三”。

极兔快递以“价格”搅局,说明目前顺丰等快递公司领先优势并不大。顺丰在市场份额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成为快递届的一哥靠的就是出众的盈利能力。而如今,盈利能力下滑,毛利率水平已经由2017年的20.16%下滑至2020年的16.35%,如何处理业务转型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未来顺丰面临的问题。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核心产业定义

前瞻提出:互联网核心产业主要指随互联网技术诞生而衍生的产业业态,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数字娱乐三大板块。不包括其他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对原有产业业态进行升级改造,甚至衍生出新业态的部分。详细分析如下:

互联网核心产业发展现状:2020年达到6.73万亿元,电子商务贡献巨大

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020年达到5.45亿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历年统计数据来看,2011-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在2014年就已达到万亿市场,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注:该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统计为电子商务服务业营收额规模,而非电子商务实现的电子交易额。

2、移动支付发展现状:2020年接近2900亿元,支付宝和微信“两分天下”

——竞争现状:支付宝微信两分天下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竞争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支付宝和微信常年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占比合计保持在90%以上。根据易观数据,2020年在第三地方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合计市场份额为94.4%。

——支付用户规模:截止2021年6月达8.72亿人,使用率超85%

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的全面布局,也带动了手机在线支付用户的增长。2011-2020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逐年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72亿,网民移动支付的使用比例提升至86.3%。

——市场规模:2020年近2900亿元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中,支付宝和微信基本两分天下,两种支付方式合计市场占比超过80%,因此本文从企业营收角度(非第三方移动交易额角度)测算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前瞻整理了腾讯系中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和阿里系中蚂蚁金服营业收入,并结合不同年份两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倒推出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市场规模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2017-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市场规模达到2893.45亿元,同比增长22.27%。

3、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包含六大细分领域,2020年规模近万亿

——发展全景:包含六大细分领域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助推衍生出了一大批互联网网络娱乐领域新业态,如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等,结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出品《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格局与投资观察(2019~2020)》中定义的数字内容,前瞻将互联网对于我国网络娱乐领域产生影响的部分定义为数字娱乐概念。

前瞻认为,数字娱乐是由文化创意结合信息技术形成的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主要局限于为居民生活带来娱乐的领域部分,主要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和网络新闻六大类,其中网络视频包括长、中、短视频。

——市场规模:2020年近万亿

根据本文定义的数字娱乐细分市场规模,前瞻得到2016-2020年我国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2016-2020年我国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数字娱乐市场规模达到9857亿元,同比增长47.42%。

4、互联网产业核心市场规模:2020年规模达6.73万亿,增速超25%

基于本文对互联网核心产业定义,前瞻得到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2017-2020年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20年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5.02%。

互联网核心产业发展前景:2026年达到19万亿,年复合增速或达20%

1、发展前景:2026年达到19万亿,年复合增速或达20%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互联网产业仍然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互联网技术革新是我国未来数字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促进下,未来我国互联网产业或将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基于此,前瞻预计2026年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9万亿元,2021-2026年年复合增速达到20%。

2、发展趋势:互联网产业消费持续扩大升级

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消费持续扩大升级。目前来看,2020年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进步和疫情催化培育下,我国互联网产业消费3.0的维形特征已经初步显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视频化场景、无接触服务、个性化定制、泛在化终端等新变化新趋势更加凸显。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产业消费业态既有“从有到优”深度广度的延展,也有“从无到有”全新业态的诞生。未来3-4年内,全场景下的互联网产业融合消费将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更多未知的新产业和新消费业态,引发全领域、全要素、全场景、全渠道的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全新变革。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有赞股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有赞股价多少、有赞股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