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市值排名行业占有率(格力电器市值) - 廖盛坪财富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正文

格力电器市值排名行业占有率(格力电器市值)

  • 焦点
  • 2022-10-27
  • 69
  • 更新:2022-10-27 01:50:05

今天给各位分享格力电器市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格力电器市值排名行业占有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格力电器股票为什么大幅度下跌?

格力大跌。原因市场是这么认为的:

一,格力这些年的多元化并不成功。小家电,手机,新能源,工业母机都没反映在报表上。只有空调这一条腿走路,这条腿都被美的迎头赶上。

二,产品线过于单一。营收上,确实有收缩的迹象。随着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放缓,业务不确定很大。是否继续收缩,看不准。

三,董明珠的作风,市场对格力的管理层不信任。

四,怕银隆会拖累现有格力的资产负债表。

五,国际化上不如美的。

六,渠道改革还没有看到成效。

这种看法是市场的主流看法。格力真的就变差了吗?市场并没有这么认为,而是对未来的确定性扑朔迷离。

从68到36,跌的不可谓不狠。这期间,也给了市场很多情绪性的反映,本来基本面市场就有担忧,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再点燃一下,就是这种局面。大额注销回购股份,起不到任何缓冲情绪的作用。

其实,现在对格力,市场的真实想法还是观望。格力的未来还是有想象力的,银隆也并没有并表。所以,现在去分析格力的真实资产情况,都是不准确的。一切可能都要等到今年的年报,银隆并表以后再谈。

格力现在的真实经营情况,有三大块都是不够透明的。或者说,超出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能力圈的。

第一,就是工业母机。这个的细节情况不是很了解。

第二,上文所说银隆的情况。

第三,渠道改革的情况。

稍微这些东西能够确定下来,或者能够给予确定性的业绩支撑,甚至给予市场一些信心和想象空间,那估值可能就会有很大的溢价。对格力管理层这些附带的问题,就会消失不见。

现在格力的市值只有2200亿,空调业务每年如能有200亿的自由现金流,历史未来不增长,用8%的折现率,也差不多是这个估值水平。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

2019年1月1日,格力电器于1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在董事候选人方面,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张伟参选,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推荐张军督、郭书战参选。

同时,董事会推荐刘姝威、邢子文、王晓华为独立董事候选人。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格力排名414位。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7位。“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82位。

同年11月13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第四批)名单;同年12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20年1月10日,格力大容量高效离心式空调设备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盘后公告,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21年9月2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注销第三期回购的2.21亿股股份,以减少注册资本。

格力电器市值排名行业占有率(格力电器市值)  第1张

海尔与格力相比,张瑞敏与董明珠相比,你更看好哪一个?

在这个问题上我要产名我的观点,从我接触冰箱空调开始到电视己有廿十八个年头了,那时我修地都是日本货东芝牌,天津产的叫长岭阿里斯顿利泊海尔。多数进口的多,新飞冰箱、空调有春兰的、松日、松下。后来岀现了青岛海尔的冰箱、冰柜、再到电视空调等。我是搞家电维修出身,海尔是国企,海尔的电视与冰箱空调维修率挺高的。从张瑞敏的战略来讲他的眼光可算是世界首选,从管理到服务质量模式是同行业的先祖。格力的出现名声在后,走出国门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看懂的,从产品的传统化再到创新各有风骚。在国内囝际的舞台上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从无到有走出国门,让世界知道中国的产品不比任何国家质量差。海尔与格力比较,都有各自的优势。海尔建厂早,打出了服务售后的先机与典范。是后来更多的中国企业竞争的对象与榜样,势比争雄无人能比。我警重海尔,也喜欢格力都是我学习创新的祖师爷,祝福祖国有象海尔、格力这样更多的企业为国争光,祝福中国更强大!!!

海尔在15年前 有过和现在董明珠一样的想法 就是做中国人的芯片。可是最后失败告终。今天格力又重新拾起当年的梦想实在是惊人壮举。

海尔空调 体验 过 可能运气不好,新买的三次维修 还是数字符号会出现,董明珠的大松产品体验下来也不怎么理想。最后选奥克斯了。空调 冰箱 其实技术早就过关了。春兰 没有了吧,几十年还在用的也有。

董明珠太把自己的产品夸大,什么都是自己的,芯片不是自己的。所以想搞芯片。

我很佩服海尔和格力,至少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现在格力有钱了希望芯片能搞出来。

只要芯片搞出来就可以用在其他领域,国产家电将赶超一切家电产品。

支持海尔 支持 格力。至少他们是做了该做的事 和正在做该做的事。

希望海尔格力这样的企业能多些,不光是赚中国人的钱更重要的是赚世界的钱。

没得比,海尔质量差是公开的秘密,无论是电器还是房子,都不咋地,海尔走的是服务,出现问题去你家修,顺便帮你修一修其他问题家电,海尔就是,虽然咱产品不行,但坏了就修,让你不怕产品坏。

格力是正八经工科优等生,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自己追求品质,从发展上,一定是格力牛逼。

海尔是过去式,不要指望海尔,海尔靠的是青岛政府,电器才能赚几个钱?政府优先把潜力地皮卖给海尔海信,真正赚钱的,还是房地产

我在这里只讲两公司的售后服务各有不同。

五年前我买了一台全自动海尓洗衣机。

买机后送货;

海尔公司共回访电话三次:

1、问: 货送到未?送货人员服务态度如

何?交接工作做得怎样?

2、问: 拆解包装工作怎样?安装、调试

满意否?

3、问: 洗衣机经使用后你满意否?

我都一一作答,并讲很满意。

去年,我买了部格力1匹分体空调。

经三催四催才安排人员帮我安装。

安装空调基上是免费安装。但,如主机挂外墙的要收高空作业费1OO元;主机架80元(不锈钢);雪种管穿墙孔,靓孔要价50元,差的免费。

刚好我家安装空调不用挂外墙和使用主机架,也不用要靓孔。所以本客户装空调不用出一分钱,基本免费安装(其实购机单价已包括安装费在内)。

安装完毕经使用后,发现有几个问题:

1、当时室外温度为35℃,室内机设定温

度为26℃,经1、5小时制冷运行,室

内机显示26℃,而主机都不能自动停

机状态。(整个夏天都是这样)

2、主机几扇叶转向是程逆时针转向。这

这个转向是否正确?

由于来我家安装空调的师傅收取吾到我一分钱,我就上述问题电话联系过,这些师傅无心解答。机台安装后能制冷就oK。

宗上所述: 本客户认为海尓售后服务比格力好好多!!

我不知大家怎样理解,我的理解的题目所指的海尔应是海尔集团,现在在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600690)只是海尔集团的一个子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为梁海山,海尔集团还有许多资产没装入青岛海尔;而格力应是格力电器(000651),现任董事长和总栽是董明珠,不是指格力集团。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格力集团下面另有一家上市公司格力地产(600185),格力电器其实与格力地产没有隶属关系的。

如果我们弄清楚了以上概念,格力电器与海尔集团是值得一比的,二者都是以生产白色家电为主的公司,都是行业的领军企业。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收为2661亿元,其中生态收入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75%;而格力电器营收为2000亿左右,二者相差约660亿元。海尔的主力产品: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居国内销售前三名;反观格力除了空调,其余产品基本没啥影响力,而空调特别受房地产景气的影响,因此格力的抗风险能力远不如海尔。海尔的海外营收占比40%在右,格力17%左右。 海尔已是一家比较成功的跨国企业,海尔的海外营收100%来源于自主品牌;而格力一部分的营收为替别人贴牌代工的,尚欠火候。

2018年,在品牌战略、全球化战略等的协同下,海尔的品牌效应不断放大。据世界品牌实验室12月18日在美国纽约揭晓的2018年度(第十五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海尔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41位。此前揭晓的2018(第24届)中国品牌价值100强中, 海尔蝉联榜首,品牌价值达到2092.08亿元,稳居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海尔的好些产品已进入德国、美国等高端市场,从两张图标中看出,海尔品牌渗透力和影响力遥遥领先于美的和格力。 (图标来自 :北悦浊酒 百家号)

中国家电的出货量已占到世界的70%,绝对是家电生产大国。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全球化是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关键取决于中国家电企业是否具备在全球化扩张的能力?又如何实现成功的全球化品牌运营和引爆? 企业家的格局、眼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境界;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与生死存亡。这点,海尔已经走在中国家电业的最前列!

张瑞敏先生现在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和CEO,在中国的企业界特别在家电行业是“教父”级的存在,他还是中共十五~十七大候补中央委员,作为非央企的企业负责人是极其少见的,充分证明国家对他的工作和成就的肯定。张瑞敏先生还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受表彰的100人之一,可见他的贡献和影响力。

张瑞敏从狠抓产品质量入手,将一家频临死亡的集体企业,发展壮大为今天的海尔集团,居功至伟。 他被企业界誉为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思想家”,这绝对不是“网红”思维所能比拟的,真所谓孔孟之乡出思想者。按我理解,“网红”现象兴也快,败也快,不能作为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根基,只能是一种手段或者是补充。

海尔集团主要业务已从传统的“家用电器”转型为“物联网生态”。 今年是海尔创业进入第35个年头, 海尔在贡献了一个世界级品牌后,新的目标是再贡献一个世界级“人单合一”物联网模式。 海尔大幅增长的“生态收入”体现了人单合一模式在不断实践和演变进化过程中显现出的成效,是衡量物联网时代生态圈效果和和生态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志。

在近日举行的海尔集团2019年创新年会上,张瑞敏提出,海尔要“为人单合一成为世界级物联网模式而努力”。美的集团“五十重生”年度经营管理大会上对"只有改变,才能重生"表达强烈的渴望,看来我国家电业的思想家已开始在行动了。

作为白家电行业的两个典型,海尔在白家电领域的品种更全、影响力也更大、地位也更高,如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格力则主要在空调,在空调领域的地位高于海尔。

那么,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为什么海尔的声音似乎没有格力大,地位好像也没有格力高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张瑞敏属于低调做事者,不大喜欢抛头露面,更不会讲一些高调的话吸引眼球。相反,董明珠则一贯高调,自然受到的关注更多。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表彰名单中,张瑞敏赫然在列,而董明珠却没有上榜,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能够看出谁的真正地位更高,谁更能代表中国白家电行业,谁更能够在民族企业中具有作用和影响。

所以,企业家有没有地位,不在声音,而在影响,在于人们以上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次格力空调售后,供大家参考。

格力柜机,3年内,实际开的很少,也就夏天周末的白天偶尔开开,坏了,不制冷,显示通讯故障。

打电话给售后,来了人,连检测都没检测,就给换了外机主板。当时开机未显示故障,师傅就离开了。原主板有贴空调的一系列参数及如何接线等,换的新主板什么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过了一会,发现还是不制冷,于是给师傅打电话。回答:还不制冷的话可能就是内外机连接线坏了,你是自己买线还是用我们的,我们的需要收费。

我当然不同意:是不是先检测一下,看看到底什么原因,是不是线的原因。另外,现在保质期内,本来就没修好,怎么还要收费?

维修师傅:你需要再给售后客服打维修电话,我可以带线,但是我的单子还是换主板,你需要给我签字,我也不能赔钱给你干是吧,这个你不能跟客服说。

第二天,师傅带来了一根线。原来的线是三股,有接地线的,新线只有两股,没接地线,就这样凑合接好了。

说心里话,对格力的质量和售后非常的不满意。家里的空调,4个品牌,海尔、海信、格力、格兰仕。格力是在“格力专卖店(旗舰店)”买的,其余三个都是京东买的。其余3个品牌,从来没坏过,号称质量最好的格力却坏了,而售后更让人失望!

青岛海尔1984年创立,格力电器1991年成立。海尔比格力早出生7年。在一个行业,先入局的企业往往占有更大的优势。况且青岛海尔优张瑞敏这个全国红极一时的企业家掌舵,在上世纪90年代,海尔就已经成为为知名的白色家电品牌。

格力电器的出名要比海尔软的多。在上世纪90年代海尔已经闻名全国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没有听过格力这家企业。格力的出名是在本世纪初期,在“格力掌握核心 科技 ”这句广告词的轰炸之后,格力的名气才逐渐大了起来。再加上进入本世纪以来,海尔掌门人张瑞敏改革锐气不再,而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则频频出现在公众场合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家产品。所以两者的差距在不断的拉近。

2018年,是格力电器发展史中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时,这个营业规模首次超过青岛海尔。去年青岛海尔的营业收入是1833亿元,比格力低了167亿。在2017年,青岛海尔还比格力电器多了110亿。

近十几年来,曾经作为中国第一白色家电的青岛海尔,先后被美的和格力超越。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个人认为,和张瑞敏长期掌舵青岛还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张瑞敏是一位锐意进取的改革者。那是在进入本世纪之后,张瑞敏改革的力度和以前相比小的多。但格力就不一样了,有董明珠这个劳模。

总结一下,在青岛海尔和格力电器之间,我更看好后者。原因是,我对董明珠的看好。

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张瑞敏是海尔的创始人,喜欢 财经 新闻的我是听着海尔的故事,看着海尔的一个个案例学习成长的,当年这毕竟是第一民族品牌,作为山东人地域自豪感油然而生。

而董小姐则应该算是后起之秀了和张瑞敏比起来,朱江洪之后接的班,看过她独身一人闯市场的故事,同样是做业务出身的我深知其中艰辛,尤其是一个女人更有很多困难。

说实话在海尔处于瓶颈期增长乏力的那些年,我也替海尔着急过,看海尔,电视做的不是很成功,手机慢慢也看不见了,电脑也很快消失,药业,保险,也都没做大,房地产相比同城兄弟海信入行晚,而且也做得一般,从心底里替海尔着急。

今天在一个跟贴里说了一段话“老张是不是该早一点退了,越老越神道了,成仙了,现在他似乎更像一个哲学家,而且他一试图以哲学的思维去看待企业遇到的问题,虽然鲁商的儒雅可敬,但总感觉一直浮在表面,不要接地气。从砸冰箱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始,留个我们的印象是什么呢?质量好,服务好,管理严格,这在品牌初创期是很成功的。但之后大家都赶上来了,海尔这时干了什么呢?记得很清楚的一个案例是大肆宣传的海尔发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种为宣传而创造的案例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无法持久的,压缩机,模组,电机,屏幕.....,在核心竞争力上海尔一直只合作不深入,其实就是一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空壳公司,在现在核心技术决定产品力带动市场变化的年代,光靠卖概念的老张已经跟不上了,虽然近几年通过并购销售额赶上来了,但并不看好。还有老张最近几年一直搞得创客,把企业组织架构整个打乱重来,按老张的说法就是一个个的小微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中层干部没了,但纵观成熟的国际大公司哪一个不是靠严谨的组织,没有稳定的架构就没有过硬的产品的质量,没有激励就不会有创造力,一个企业经常的推倒重来,中层干部都消失了,哪来的企业文化,哪来的集中力量搞科研,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个的小微企业不就是一个个挂靠在海尔的个体户吗?产品质量如何保证?售后服务如何保证?大家都像钱看了...

另外,说到海尔就不得不提产权问题,希望政府对这种作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是不是可以宽松一些,一个小集体企业而已,没有老张哪来的海尔?赶紧明晰了产权,让老张放心的退休吧,这样退而不休,对企业并不好..

再说说董小姐,原来对格力并不是很关注,应该是近七八年吧,才注意到格力的主页利润如此之高,市占率也如此之高,不由的对这位泼辣的南京大姐刮目相看。看过她的案例,看过更多是她的新闻,感觉董小姐给人的感觉就是,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绝不退缩,但这样的性格是把双刃剑,能成事也能败事,成功的人不少,但成功后能保持清醒的不多。董小姐近年的一系列举动让人感觉正趋于浮躁,从给自己的品牌做形象代言人做广告开始,做手机,和雷军十亿赌约,不顾众人反对要入股银隆搞新能源 汽车 ....,结果如何,赢了和雷军的网红赌约,但手机....,银隆更是搞成了狗血...,过于自负,会让你的判断力丧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前一段手里钱多的银行装不下的董小姐又要进军芯片业了...,手机,新能源对格力和董小姐来说顶多算交个学费,伤不着胫骨,但芯片是可以要了格力的命的,并不是有钱就一定可以砸出来的,需要技术的积累,希望董小姐审慎决策,隔行如隔山,教训不少了....

常言道:货比三家,人比人气死人。我觉得拿张瑞敏和董明珠做对比那不太合适,因为一个是白手起家,一个是守城之将,可以说是张瑞敏把海尔从那个濒临死亡的集体企业,发展壮大为今天的海尔集团,而董明珠接手格力的时候,格力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所以两者也没什么好比的。拿海尔和格力的市值、品牌、产品等方面比一比我觉得还更靠谱一些。

首先 ,从两家企业的市值上来看,海尔电器现在的市值为582亿港币,而格力电器的市值为2357.56亿元人民币,二者从体量上就有所不同,很明显,海尔电器的市值是要远低于格力电器。所以,单从市值方面,我更看好格力。

其次 ,从两家企业的名声来看,董明珠以“网红”著称,由于董明珠的性格使得格力电器名气一直很大。而张瑞敏更喜欢少说话多做事,埋头做事或许是他的经营风格,这点两者差异较大。所以,单从企业名声方面,我更看好海尔。

另外 ,从两家企业的业务扩展上来看,格力的业务扩张并不顺利,其在物联网上的布局是“声音大、雨点小”,而海尔物联网平台已经有所建树,海尔U+智能家居也在逐渐前行。所以,单从业务扩展方面,我更看好海尔。

最后 ,从两家企业的产品结构上来看,海尔在家电领域的品种更全、影响力也更大、地位也更高;而格力则主要在空调领域地位高于海尔。所以,单从产品结构方面,我更看好海尔。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企业家、不同的企业还是要从根本上去剖析对比,不能片面武断的判别。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伟大企业家,不同的企业成就了不同的伟大企业家。如果真要问,海尔和格力更看好哪个?个人觉得更看好海尔一些。

“铁三角”各奔东西,董明珠孤军难敌!格力电器危矣?

刚刚来临的春天,对董明珠来说,可能是又一个“寒冬腊月”:2020年8月,格力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辞职,公司股票连跌三日!2021年2月21日晚,格力执行总裁黄辉辞职,再度引爆高层动荡猜疑,仅仅半年时间,两位核心高层接连离开,并伴随不停下滑的业绩表现,电器江湖,格力真的“大势已去”?

很多人纳闷,不就走了2个高管,董明珠至于紧张?格力电器至于慌张?行业至于看衰?而伴随两位“接班人”离职的真相的曝光,这一困惑终于得解。

董明珠,大家耳熟能详,说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女企业家都不为过,可是许靖东跟黄辉,多数人都不知其谁,甚至连名字都是头一回听说,先简单帮大家“认识”下这两位被称作是董明珠左膀右臂的大将。

望靖东何许人也?

1970年出生的望靖东,是研究生学历,并具备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和董秘资格,在进入格力之前,就有丰富的财务与采购及审计工作经验,2002年11月加入格力后,历任要职,是格力最年轻的高管。

2020年8月18日辞职之前,望靖东身兼格力董秘、财务负责人和公司副总裁等多重要职,其2019年年薪更是高达360万!董明珠正是看中了望靖东极其严谨的审计风格,才给他挖到格力并委以重任,望也一度被认为是董明珠的强力“接班人”人选。

可就是这么一个为格力服服了18年的资深老员工,拿着99.99%的打工人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及的天花板级薪水,突然就离职了?这显然不合常理,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望靖东的离职,除造成格力电器的股价3连跌外,还引发了外界对其辞职内幕的种种猜疑,,其中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望靖东不配合董明珠,不按董明珠的要求“做账”,从而得罪了董小姐。

但这个传言显然站不住脚,彼时格力电器的财务具体工作已经不需要望靖东统计,他只是负责最后的签字工作,而且董明珠最欣赏的就是望这种在财务把关上严谨务实的高管。还有一个说法是彼时的望靖东被卷入内幕交易案,但望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也没造成格力电器的实际损失,所以即便被卷入,不构成他离职的理由。

真正可信度高的离职原因,恰恰是望靖东可能成了格力高层内斗的“牺牲品”。

格力电器公司章程中,对于公司董事的人员有明确的规定,最多只能有9人,并且早已经是满员状态,而这一格局,伴随彼时公司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的进入被打破——为格力投入了几百亿真金白银的明骏需要一个具备话语权的董事席位,也就意味着,彼时现任的9个董事中,必须有一个要出局。

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有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不得小于1/3,而格力的金主之一高瓴资本刚好卡位了这3个独立董事席位,没有退的道理,那剩下的席位,只能从余下的6个非独立董事名单中“权衡”了。

这其中,还有来自格力电器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的2个名额,显然也是不能“动”的,那么瞻前顾后,似乎也只能从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和张伟这4个名额里挑了。

黄辉是格力电器执行总裁,公司地位仅次于董小姐,并且是公司历届董事,资历与资格在那,也不好下手,张伟时任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而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张伟也是目前这9个董事中,唯一具有格力集团背景的人,如果动他,格力集团第一个不答应……

(2020年8月18日,望靖东裸辞后,张伟替代望靖东被委任为新的董秘,你们细细品)

最后,刀只落在“无背景”的望靖东头上了,当然,好不容易刚坐上董事位置,屁股都没做热呢,要让望靖东心甘情愿退出,貌似也有难度,不过这也难不倒董明珠。

先是“剥离”了望靖东CFO一职,后是在分红比例上再次“暗示”,贴身跟了董小姐10余年的望靖东终于明白他在格力电器也走到头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况且有大才之人,心高气傲,凭借在格力多年的丰厚薪水和离职前拥有的5000多万的股票价值,早实现财富自由的望靖东也就识趣走人了。

董小姐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望的嘉许,但最后也不得不臣服于资本的控制,眼睁睁看着这个接班人选消失,至此,董小姐失去了“第一条臂膀”。

黄辉何许人也?

他是格力电器的二把手,更曾是格力电器技术一把手!望靖东为格力效力18年,黄辉更是在格力奉献了30年!论资历论能力论话语权,望靖东比他还差了远。这也是为何,望的离职只造成了短暂的股市波动,而黄的离职,引发了整个市场对格力电器前景的担忧的原因。

1963年出生的黄辉于1992年加入格力,最高学历中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2000年8月,升任格力电器副总裁,2014年6月升任常务副总裁,2017年8月升任执行总裁。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提任公司总工程师,2012年5月至2021年2月,担任公司董事,并且兼任中国制冷协会副理事长等多重职务。

如此一个历任要职的元老级高管,30年来几乎没犯过什么大错,但现在却是出于“个人原因”主动离职?是直接干到退休不香吗?

黄辉的离职,至少从目前来看,找不到真正有效的动机,但我们仔细查找与回顾格力的过往大事记,发现可能最终还是出现在“接班”的问题上。

2019年1月16日,援引 财经 天下报道,在格力2019年首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3年之后谁接班时,董明珠调侃黄辉:“黄辉,你行吗?”,彼时的黄辉尴尬摇头。董明珠接着补充“其实也不是我说了算,而是你干出来之后才算,就怕你想干还干不好……”。

果不其然,随后的换届选举。董明珠顺利连任非独立董事,后来董事会表决中,董明珠全票当选董事长。此外,关于黄辉和董明珠不合的传言一直没停过,两人的价值观与管理方式也是大相径庭,种种原因似乎说明,这个在外界看来最可能的“接班人”,并非董小姐的意中人。

黄辉的离职,更像是董明珠压根不愿意放权,也不想过早退休的信号!黄辉辞职后,整个格力电器,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左右董小姐的想法。就连混改之后的第一大股东高瓴资本,想提名新董事来补位黄辉,都需要经过董小姐的同意,格力电器成了事实上的董小姐一言堂。

到这里,“接班人”为何接不了班?似乎也就有了答案。

伴随着格力电器的高歌猛进,董小姐风光了数十年,直到“电器老大”的宝座被美的夺走,格力电器的隐忧才逐渐浮出水面,经市场放大后,已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而上文这两位“接班人”的离职,除了关于人事内斗的风波臆想外,还恰恰都在格力电器下坡路的敏感节点。

2020年8月,望靖东离职,2020年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披露2020年Q3财报,总收入568.66亿元,同比下降2.52%,归母净利润73.37亿元,同比下降12.32%,前三季度总营收1274.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64%,净利润136.99亿元,同比下降38.06%。

对此,董明珠曾解释是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下降,不过,立马就被老对手美的打了脸,人家业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逆风上扬:

2020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收2167.6亿元,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但是,净利润同比增长3.29%,达到了220.1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达80.9亿,同比增长32%。

铁打的数字面前,资本与市场也只会用脚股票,看好美的,这两家公司在市值上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截至2月19日收盘,格力电器市值3671亿,美的集团市值6898亿元,相差了整整3227亿!就连海尔,市值都已经超过了2600亿。

再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海尔以2900.16亿元营收排在第74位,美的以2793.8亿元营收,排第80位,格力电器以2005.03亿营收,位列第107。家电圈三巨头中,海尔和美的包揽冠亚,且第二名美的以近790亿的优势大幅领先格力电器。

营收比不过,增速垫底,就连市值都被美的吊着打……,无论从哪个数据维度看,格力电器都压力不小,不禁要问,曾经的电器霸主,怎么就到了目前的境遇?被老对手美的甩一条街不说,连海尔都在分分钟威胁着它的市场空间,后面还有长虹跟TCL在穷追不舍,格力电器在群狼之中,还有突围机会吗?

接连失去“左膀右臂”,业绩还持续下滑,掌舵能力屡遭投资者质疑的董明珠,春天在哪?

看着“江河日下”的格力电器,董明珠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不惜豁出老脸去直播带货,还愣是带出了数十亿级,至于货是不是转压到经销商头上,就无从知晓了。

很多人习惯用拼命三郎形容男性企业家,而奋发图强的铁娘子董明珠,绝对配得上一个拼命三娘的称号!他长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连休假都能推则推,为了格力投入了全部心血与感情,某种程度上,格力就是她的“伴侣”。

可如此勤勉工作的董小姐,偏偏对格力电器目前的颓势无能为力?这或许某种程度上说明。董小姐的管理能力与投资眼光,相比于他杰出的营销能力,出现了严重脱节!

“铁三角”的各奔西东让外界对其管理能力的质疑达到了最高点,而投资 汽车 惨烧30亿败北,投资做手机血本无归…,也让业界对其投资眼光与主业专注度产生了怀疑。被老对手美的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更引发了大众对格力前景的担忧。

2021已来,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房地产回暖的大形势下,家装空调的需求量即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格力电器能否抓住机遇?董小姐能否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董明珠“左膀右臂”相继辞职!时间节点敏感,市场担忧加重?—财联社

2,知情人士:黄辉从来就不是董明珠的接班人—电商报

3,2020中国企业500强:海尔美的格力居家电三强,长虹TCL上榜—家电圈

4,格力电器二把手黄辉突然辞职,一度被外界视为董明珠接班人—一起抱负

5,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辞职,董明珠话语权增加—第一 财经

6,望靖东为什么会从格力电器辞职?—股灾亲历者。

格力、美的,田忌赛马的终结

作者 Eastland

头图 视觉中国

2022年6月25日,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称,京海互联于6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减持公司股份1.1亿股,占总股本的1.86%,持股比例降至6.47%。

2012年,美的、格力营收分别为1030亿、993亿,格力为美的的96.4%。这一年方洪波、董明珠同时成为“操盘手”。从此,起点基本相同的两家公司经常被进行比较。

按照2022年6月28日收盘价,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市值分别为4143亿、1970亿,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4.4倍、12.3倍。两家市值较1年前都有较大回落,但美的市值领先优势从60%扩大到110%。

历时十年的“田忌赛马”结局越来越明朗。

营收差距渐大

到2016年,美的、格力营收分别为1590亿、1083亿,格力相当于美的的68%。在方洪波治下,美的领先优势从2012年的4个百分点扩大到32个百分点。

2018年格力发力上攻,营收逼近2000亿、相当于美的的76.3%。但自2019年,落后幅度再度扩大——2020年格力营收跌破美的营收的60%,2021年降至美的的55%。

空调、家电、智能装备,分别对应美的、格力的“上驷”“中驷”和“下驷”。

1)上驷,悬念还能保持多久?

美的、格力的上驷是空调业务,包含家用空调和暖通空调。

格力的“上驷”是长胜将军。2018年格力空调业务营收1557亿,美的收入不及格力的一半。

2020年,格力的“上驷”偶有“失蹄”,被美的以微弱优势超越。

2021年,格力空调收入1317亿,相当于美的空调营收的108%,重新夺回空调霸主宝座。

在上驷的对决中,格力赢得不轻松。现在看来,美的空调收入终将超过格力,悬念保持不了多久。

2)中驷,并没有可比性

美的、格力的“中驷”是家用电器,分别命名为“消费电器”和“生活电器”。

2021年,全国25个主要家电品类中,美的有7个品类线上/线下市场份额排名第1;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微波炉、烤箱等7个品类线上市场份额排名第2。

格力家电业务与美的家电业务不具可比性,放在一张图里极为不协调。

美的消费电器包括冰箱、洗衣机、厨卫及品种繁多的家电,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2021年美的家电收入达1319亿,同比增长15.8%。

2020年、2021年格力家电收入分别为45亿、49亿,跌到美的家电收入的4%以下。而且2021年增速仅为8%,远远落后于美的。

空调与冰箱、洗衣机都是家电,在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渠道等诸多方面都是相近甚至相同的。

作为空调王者,家用电器是格力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业务, 但努力了这么多年,冰箱、洗衣机、电饭锅……都做了,但格力家电销售收入还不到美的二十五分之一。

所以,美的、格力的“中驷”没有可比性。

3)下驷,美的“埋伏”多年

作为家电制造巨头,美的、格力均已完成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还对外出售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美的将智能装备板块命名为“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板块的核心是2017年美的收购的世界顶尖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2021年,该板块营收272.8亿,其中来自戴姆勒、宝马等的订单达数千台/套。

2021年,格力智能装备板块营收仅8.6亿。为提高可比性,将绿色能源板块收入29.1亿(主要来自银隆,已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工业制品”板块收入31.9亿(压缩机等),与智能装备收入相加,总收入69.6亿,约为美的智能装备收入的25.5%。

美的智能装备板块的核心是德国库卡(KUKA)。该项收购极大地提高了美的制造的自动化水平,截至2022年初每万名工人使用的机器人台数达到370台,预计两年内进一步提高到700台/万人。

库卡被美的并购后业绩缓慢下滑,2020年营收216亿,较2017年下降20%,每年下滑7.2%。2021年库卡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全年营收273亿、同比增长26.4%。

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额度不到250台/万人,韩国则超过930台/万人。人口红利殆尽,招工难、用工贵、人员流动率高,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机器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从2017年收购库卡95%股权,美的花了四五年时间整合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本土化率,如今已渐入佳境。 到2024年,美的收购库卡时做出的“不干预、不裁员、不退市”将到期。

都是高手,但格力出现异动

1)格力成本控制能力出众

2021年,美的、格力毛利润分别为767亿、456亿。格力以美的55%的营收,获得美的60%的毛利润,说明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优于美的。

格力成本控制优势是全方位的:

2021年,美的原材料成本占营收的51.3%、格力为45.9%。营收数千亿的同行,材料成本竟相差5个百分点;

美的人工成本占营收的3.6%、格力为2.3%;

美的能源成本占营收的0.8%、格力为0.4%;折旧占营收的比例,美的、格力同为0.9%。

美的成本略高的客观原因是产品线丰富,相比之下格力更加专注。

2)毛利润及费用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蓝色“淹没”彩色时才能获得经营利润。

2021年,美的毛利润767亿,毛利润率22.5%(较峰值下滑6.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509亿,总费用率为15.8%(较峰值下滑4.9个百分点)。

2021年,格力毛利润456亿,毛利润率24.3%(较峰值下滑5.9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219亿,总费用率11.7%(较峰值下滑2.5个百分点)。

通过对比,有两个印象:

第一,美的规模效益更显著。以2021年为例,市场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为格力的2倍,费用率只比格力高1 2个百分点。特别是研发费用,美的、格力分别为120亿、63亿。长此以往,美的会累积越来越大的技术优势。

第二,尽管创新能力不佳,但格力对现有业务(主要是空调)压缩成本、控制能力超强。

2012年美的营收小幅领先,但净利润远低于格力,直到2020年才超过格力。2021年美的、格力净利润分别为286亿、231亿,格力相当于美的的81%。

以美的50%的营收取得美的80%的净利润,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值得称道。但格力已“挤掉毛巾中最后一滴水”,进一步压缩的余地不多了。

3)格力关键指标异动

在格力净利润保持领先的那些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大幅低于美的。

2017年,格力、美的净利润分别为224亿、186亿,格力领先20%;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3亿、244亿,格力落后33%;

2020年格力净利润落后美的1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2亿、落后35%;

2021年格力“风云突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为18.9亿、同比下降90%!

与期初数据比对,发现“产品库存”账面价值增加109亿(2020年增加值为45.8亿)、应收账款增加51亿,这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

多年以来,格力账面现金超过经营、投资活动所需,2021年骤然减少近200亿。

2016年,格力、美的营业成本分别为729亿、1156亿。对格力而言,账上有几百亿现金足够了。但到2017年6月末,格力账面现金突破1000亿(格力、美的账面资金分别为1053亿、342亿)。

2019年末、2020年末,格力账面现金已先后达到1254亿、1364亿。

2021年,账面现金掉头向下,年末降至1170亿,较年初减少194亿。

无论如何,格力经营活动现金流断崖式下跌值得警惕。

田忌赛马的终结

家电、空调(含暖通空调)是美的、格力的“必选题”,智能装备是“附加题”。2021年,美的两道必选题“总分”2737亿,比格力的1366亿高100%。

美的“附加题”主要内容是并购/整合库卡,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越来越光明。

格力喊了多年“加快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智能装备、精密模具、再生资源、新能源、半导体、医疗 健康 ……但始终没有改变对空调业务的高度依赖。

格力的空调“王位”是前任董事长朱江洪率领团队获得的战果,董明珠当年在团队里的角色是“卖空调”的。

朱江洪退休后,董明珠连电冰箱都没能做起来,智能手机、新能源车、锂电池就更难说了(注:2021年国内冰箱占有率排名前三的是海尔、美的、西门子,TCL排在第八,格力冰箱榜上无名)。

按“三局两胜”规则,美的、格力已然分出胜负,比赛继续的理由是人们想看美的是否能够全胜。如今这场持续十年的田忌赛马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格力电器市值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格力电器市值排名行业占有率、格力电器市值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